一、制定制度的目的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活动,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校本研修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实现人的发展。通过我校校本研修观课制度,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艺术,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观课的内容
(一)观课的量:
1、每位教师每学期观课不少于15节。
2、每位教师每学期观看案例不少于5节。
(二)观课形式
1、网上观课
教师可以通过点击校本研修网,观看每位教师的评价课或者展示课。
2、现场观课
教师可以到观摩教室,现场观看每位教师的评价课或者展示课。
(三)观课要求
1、观课前,熟悉教材,了解教材。
①观课教师要全面了解本册教材,即便时间少,至少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②结合教学参考资料和新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作一定的分析。
③基本了解上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2、观课过程中,作相应记录。
①教师在观课过程中,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相应的记录。
②教师在观课过程中,善于捕捉教师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对上课教师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做好认真的标注。
③教师在观课过程中,对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观课后,探讨成功与不足。
①观课后,观课教师与上课教师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了
②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处理这些不足的教学环节。
③观课教师把与上课教师的讨论后的想法写成评价。
(四)观课种类
1、本学科本年级段观课
本学科本年级
2、本学科跨年级段观课
本学科的老师不仅要熟悉本年级段的要求,更可以通过跨年级段的听课,了解整套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思路,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作相应的渗透。
3、跨学科观课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经常跨学科听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三、对观课制度作简单说明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观课形式可以网上观课,也可以现场观课。现场观课采用签到制,参与观课的老师在签到本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网上观课的老师看网上的点击率和观看时间。
上一篇: A3.2-3高桥镇小学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制度(修订稿) |
下一篇: A3.2-3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备课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