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语文教学

B2.3-1校本教材——五年级经典诗文 作者:马佩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064  更新时间:2014-03-08

 

 

 

 

【文 /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 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知识园    《匆匆》是诗人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飞逝的流。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诗人用活泼的文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一个活生活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七巧板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文章的总体基调平缓低沉,诵读时用中等语速,柔和音色。读到重音部分让声音延长,而不是过多地加重语气。在诵读时将自己置身其中,真切感受到时光匆匆时的恐慌和心有不甘,并下定决心不“白白”走这一遭。

第一小节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三个“再”的重读,为下文做了铺垫。“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看似在问,实际应表达出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谁”“何处”“何处”的追问,更是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

第二小节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心虚”强调重读、“溜”“滴”重读,是作者的心里感受,有点忧伤的色彩。“头涔涔而泪潸潸”,强调重音,是忧伤的真实表现。

第三小节写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匆匆”强调性重音,是这小节的中心。“挪移”“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的重读,呼应了时间的“匆匆”。“茫茫然”“掩着面叹息”是对时间匆匆的无奈。

第四小节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何曾留着”“为什么”的重读,表明作者不甘心虚度此生,注意反问的语调中,读出对时间流逝的不平。

 

小舞台     以著名朗诵艺术家的朗诵将孩子们带入情境中。让孩子们自由交流文中有哪些文字描写了时间流逝?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有虚度光阴的时候呢?是不是也有“头涔涔而泪潸潸”之感呢?在体味中自由朗读、带表情读、加动作读。自发组成的朗诵小组的表演读让人看到一个个小孙道临的影子。谁说孩子不会思考、没有深度?从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中,我们听到了对逝去时间的追忆、对过去时光的反思、对未来生活的决心……

 

心灵碰撞     优美的词句让我不忍心去听闻周围的一切,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就在我咂摸品味的时候,冷汗从额头冒出——在我叫喊“再睡五分钟”的时候,日子从眼皮上过去;玩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键盘的敲击声中过去;拖拉不想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我皱紧的眉间过去。

《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俏俏”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使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状时间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写出时间迈步之声。

上一篇: B2.2-2口语课教案6份
下一篇: B2.3-1学校《桥之韵》校报

浦东新区文明在线   上海市教育文明在线   共产党员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小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管理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