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习使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通过更羸的语言,帮助学生进一步运用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的表达方式,并了解人物的语言与性格特点身份有关。
3、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积累复述。
4、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一、课文导入——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个词(板书:成语)
成语,是我国汉语中一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它约定俗成,一般由四个字、五个字组成。你知道哪些成语?
( 一箭双雕、惊弓之鸟、半途而废、兵不厌诈、刻舟求剑、叶公好龙)
2、小朋友知道的成语很多,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意思,有的成语后面有典故、出处、来源,不知道它的出处就不知道它的意思,成语后面的故事的叫成语故事。(板书:成语故事)
3、 有的小朋友们讲的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等都有成语故事,故事很短,讲出的道理却很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惊弓之鸟)
师领读:惊弓之鸟
(在“之”字下面点着重号)这个“之”字,在古代当“的”讲,谁能解释一下“惊弓之鸟”的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这个“鸟”在这儿指的是——大雁。(师贴图。)
4、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板书)更羸
1)学习“羸”(边在田字格中写边讲解)这个“羸”字比较难写,它上中下有三部分,下面左中右又有三部分,你们看看,这个字和哪个字特别像?
师出示带有“赢”字的田字格:谁的眼睛尖,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
“羸”字,中间是——羊,这个“羸”字,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身体瘦弱,二是人的名字,“更羸”就是人的名字。
2)认识“更羸”,理解“手”的含义。
①出示:更羸是 手。)
读读黑板上的话,通吗?
②师:手是人身体的一部分,请在手前加一个字,这句话就通了。
出示:能,请你读一遍这句话。
能手,还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吗?变成什么了?
对,这里指“人”了。还有哪里“手”字当“人”讲吗?
(高手 射手 强手)
对,这时的“手”就变成“人”了。那么“能手”什么意思呢?
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出众的才能的人,就叫能手。那么,都有哪些能手呢?
(足球能手 运动能手 游泳能手 跑步能手)
③更羸是什么能手?(出示:射箭)
更羸是什么国家的射箭能手?(出示:魏国)
更羸是魏国怎么样的射箭能手?(出示:有名的)
更羸是什么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呀?(古时候)
对,是古时候,距现在已有2500年了。
齐读这句。
二、初读认知———认读字词,初知文章内容
1、那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更羸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2、交流板书:
不用箭
更羸—————┐
|
| “射”
| 下
↓
大雁
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
三、学习课文1——7节----精读感悟,写好对话,
1、课文主要人物还有谁?(魏王)
2、用一个词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君臣)。
3、下面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七节。请一位同学读更羸说的话,另一位同学读魏王说的话,老师来读其余部分。
(一)交流魏王说的话
出示: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1、老师听出演魏王的同学读得特别有声有色,是哪些关键词帮助了你?
随机交流并标红: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大吃一惊 更加奇怪
2、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也就是——(怀疑,不相信……)
来,请你来当魏王,读出你的不相信,读出你的怀疑。
3、理解“吃惊”:说说“吃惊”的近义词。那大吃一惊呢?请你读!
哎呀,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这完全在魏王的预料之外的,一起读好魏王的话?
4、第三句话是用“更加奇怪”的语气说的,这可要挑战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了,男女同学比赛读,准备好了吗?
复习小结:写对话要在提示语中——(板书)“用好(表现神态、动作、语气的)关键词”
5、指导说话
1)写对话有四种形式:
出示:
1、××说:“……”
2、“……”××说。
3、“……”××说,“……”
4、“……”
2)第一种“:”表示后面即是这个人说的话;第二种话说完了,要点句号;第三种“,”表示话还没说完,后面还有话呢;第四种表示说话人很明确,不需要提示语。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话形式读魏王的任何一句话。
(师评价:你读得不错,知道“不错”是什么意思吗?就是马马虎虎。
师评价:好的。
师评价:很好。
师:谁能选择用三种形式来读一读?
师评价:太棒了!)
复习小结:原来,写对话,“提示语位置有变化”(板书),会使文章更生动。
(二)交流更羸说的话
交流出示: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1、 同学们读得这么好了,老师也跃跃欲试了,请一个同学读魏王的话,老师来读更羸的话。
师将第二句改成“当然!”
将第三句改成:更羸“大笑,得意洋洋地”说……
2、 同学们,老师是不是读得特别好?
3、 学生自由反驳。
1)为什么不可以改成“当然”?
说得对极了,在大王面前,更羸说话很注意自己的平民身份,谦虚、恭敬、有礼,再说,当时的大雁还没射下来呢,哪能那么的狂妄。
请你谦虚、恭敬、有礼读读更羸的这句话。
2)那用大笑,得意洋洋有什么不妥呢?(因为事情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并且可以看出更羸非常的谦虚。)
那也请你谦虚地读读这句话。
3)那第一句我读得还可以吧?(也太狂妄骄傲了)
你们看,这里有“只要……就……”,我认为更羸是骄傲,你们认为是什么呢?(自信)
那请你自信地读读这句话。
4、 小结:谢谢同学们,你们的教导让我明白了,原来读对话,写对话,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不然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信啦!
板书:写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四、学习第八节:学习推理,积累表达
1、为什么更羸有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本事呢,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了? 用手势告诉老师。
2、出示四句话,随机品悟,说话练习。
1)看第一句话: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是看到的,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听到的,看和听是观察的两种方法。
飞得慢你看得出来吗?那叫得惨呢?那更羸怎么能观察到呢?(第一节:仔细看了看)
板书:仔细 是啊,更羸仔细观察才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现象,这也是本事。
2)第二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这是更羸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板书:分析),引说:飞得慢是因为……叫得悲惨是因为……
他分析得入理。板书:入理
看板书说一说: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句: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这是更羸在分析大雁的情况后作出的推理。引说并板书: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随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小结:这样的推理,很合乎情理。(板书:合情)
4)接下去进行正因为更羸观察仔细、分析入理、推理合情,才作出判断(板书:判断)——引读: 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A、口说无凭,我们要看事实。事实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读一读。
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拉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B、 这句话中有两个“直”字, “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
“直往上飞”的“直”,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
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
“直掉下来”的“直”应取哪条解释?(不弯曲,那就是笔直)(板书:↓)
老师请一个同学把 “拼命”“笔直”代入这句话读一读,体会含义。
C、看来,更羸作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板书:正确)
D、这些本领可不是一般箭手能拥有的呀,怪不得,更羸你能成为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3、看着板书,试着背背看。
1)学生自由背诵。
2)交流:不能背的可以看,能背下来的就背,谁能试试?
五、总结延伸
1、分角色朗读: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写的,我们合作一下,请男女同学对读好不好?
2、我们读完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讨论一下。
1)小结:我觉得这只大雁在于自己吓自己。因为它第一次受到了箭的伤害,第二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就惊了,其实它只要不惊,不往上飞,伤口也就不会裂开,也不会直掉下来了……
说一说:大雁啊大雁,你只要( ),就( )。
此时此刻,这些忠告送给那只两千五百年前的大雁已经毫无意义了,惊弓之鸟的遭遇,对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不错,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了吧!
3)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篇文章结尾魏王的话没有了,魏王可能还想说点什么,更羸会怎么应答呢?请大家下课后用笔写下来。你提示中加上关键词,选择对话的几种形式,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教师指导:这时候话不要多,不要长,重在有点睛之笔。)
(机动)学生练习写作。
写作三分钟后反馈,指名读结尾。
生1:魏王听了,从马上跳了下来,大叫:“聪明,聪明,真不愧是我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生2:魏王笑了笑说:“更羸呀,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射箭能手!”
生3:魏王这才明白过来,对更羸说:“你不愧是名射箭能手啊!”
生4:“啊,原来是这样的呀!”
生5:“原来如此”,魏王说,“怪不得你的箭法有那么神!”
生6:魏王听了他的话,心中很敬佩更羸,心说:看来,这有名的射箭能手不是吹的。
生7:魏王更加吃惊了,连声说:“了不得,了不得,真是名副其实的射箭能手啊!”
生8:魏王听了“啊”的一声,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生9:魏王大吃一惊,说:“看来一个好箭手光靠射是不行的,还要靠脑子,真不愧是我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啊!”
课文学到现在,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惊弓之鸟》特别感兴趣,是啊,成语故事就是有这样的生命力,因此它能广为流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成语故事,多多阅读成语故事,写文章时多饮用成语。
板书设计:
28、惊弓之鸟
判断正确 观察仔细 分析入理 推理合情
不用箭
更羸—————┐
| “射” 使劲 裂开
|↓ 下 高飞 ↗ ∣
害怕 ↗ ∣
↓┌飞得慢——受过箭伤┐ ↗ ↓
大雁-∣ ∣弦响 掉下
└叫得惨——孤单失群┘
写对话: 用好关键词 提示语有变化 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上一篇: B2.2-1三年级钢笔字书写内容 |
下一篇: B2.2-1一年级参加书法专场(铅笔字)书写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