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语言文字广播稿(共十期)
第一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美丽的吻》
美丽的吻
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九名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线上。
枪声一响,所有的人跑了起来。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在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胜利。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其他八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症”的小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然后,九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我们不怕先天的缺陷,不怕后天的不足,只要心中有爱,就会在人生的跑道上赢得精彩。
二、古诗诵读《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题解】
这首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 “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第二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父亲》
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六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的拾起刀子,很慢很慢的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长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么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道:“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二、古诗诵读《草》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题解】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第三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平分生命》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
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 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二、古诗诵读《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题解】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 “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第四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诚实无价》
诚实无价
吃过晚饭,华盛顿的父亲很严肃的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他看了每个人一眼,质问道:“是谁砍了我的樱桃树?你们可知道这棵樱桃树花了我多少钱才买来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说:“不是我。”有的私下小声议论。只有华盛顿坐在一边,低着头没有说话。
原来,他吓坏了,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闯了大祸。前几天,父亲买了一把新斧头,华盛顿想试试这把斧头锋利不锋利就来到家里的大果园里。果园里种了许多苹果树、樱桃树。华盛顿抡起斧头就向一棵小樱桃树砍去。“嚓、嚓”,小樱桃树身上立刻出现了几道深深的刀口……
“怎么办?我要不要说实话呢?”华盛顿感到父亲严厉的目光在看着自己,其他人也在议论自己。他犹豫起来,真想藏起来,躲过这个难堪的时刻。
突然,华盛顿想起了什么。他看看爸爸,站起身说:“爸爸,我不能说谎。樱桃树是我用斧头砍的。”大家都吃惊地望着华盛顿。爸爸听了一愣,随后慢慢露出了笑容。他高兴地说:“好孩子,你的诚实比一千棵樱桃树更有价值!”
二、古诗诵读《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题解】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第五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只看拥有的》
只看拥有的
有一个女子,自小就患了大脑麻痹症,这种病会使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也会时常乱动,连说话也说不清楚,嘴里总是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
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经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生活的可能,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这个女子硬是靠她的顽强的意志,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个中学生冒昧地问她:“ 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
她笑了笑,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
五、……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如果我们的眼睛始终盯着缺陷,生活将毫无希望,只看自己拥有的,这是一种多么昂扬的人生态度。
二、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题解】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 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 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六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记得别人的感受》
记得别人的感受
有一天,在儿童俱乐部地大厅里,一位满脸歉意地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位四岁地小孩。
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因为一时疏忽,在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这位澳洲小孩儿留在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回球场,将这位小孩带回来。而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而饱受惊吓,已经哭得精疲力竭了。
正在这时,小孩的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的小孩哭得惨兮兮的,也非常担心。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痛骂那位工作人员,还是生气地将小孩带走,再也不参加俱乐部了?
这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她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她:“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紧张,所以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脸颊,安慰她一下!”
只见那位四岁的小孩,踮起脚,亲亲蹲在她身旁的工作人员,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当你感到难过的时候,也别忘了别人心里的感受。
(即使再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别人的感受,因为那个使你受伤的人也许正在为了伤害你而自责不已。)
二、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题解】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第七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播种于收获》
播种于收获
在遥远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拿着铁锹在挖沙土。
一个旅人经过绿洲,停下来给骆驼饮水。他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了声招呼:“你好呀,大爷。”
“你好。”老人回答时并没有停止干活。
旅人问道:“这么热的天,你在这里挖什么呢?”
“我在播种。”老人说。
“你要在这里种什么?”
“种椰枣。”老人说道。
“椰枣?!” 旅人惊讶地说,那副表情就像听到了最愚蠢的话,“你的脑子被烤坏了吧,大爷,走,还是放下铁锹跟我去店里喝一杯吧。”
“不,我得先把种子播完,然后我们可以喝一杯。”老人说。
“告诉我,大爷,你多大年纪了?”旅人问。
“我不知道,六十,七十,还是八十……我忘记了……但这并不重要。”
“大爷,椰枣树长成要五十多岁,长成之后才能结出果实。我希望你能长寿,能活到一百岁,但到那时你也很难收获今天劳动的成果。还是别干了吧。”旅人劝说道。
“我吃的椰枣是前人种下的,播种的人也没有梦想吃到自己种的椰枣。我今天播种,是为了让后人能吃到我种的椰枣……虽然我也并不知道谁会吃到我种的椰枣,但我想,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听完老人的一席话,旅人说:“很感谢你的这一课,请收下我的学费。”说着,他把钱袋递给老人。
“谢谢你的钱,朋友。你看,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你认为我无法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但我还没有播完种,就收获了一袋钱和一位朋友的谢意。”老人笑着说。
二、古诗诵读《无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题解】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第八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井水都干枯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区找水。小姑娘哪也找不着水,累得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得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是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又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了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想,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正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然变成银的了。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吧水罐递给了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了。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个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候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二、古诗诵读《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题解】
这首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 “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第九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树的故事》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有时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阴里打个盹儿……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
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的离去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
“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
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男孩说:“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多远。”
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不能给你了……我惟一留下的就是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
“我现在只要有一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说:“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了。”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长大后,离开他们……只有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
二、古诗诵读《月夜》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题解】
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第十期语言文字广播稿
一、故事《母亲的姿势》
母亲的姿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个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们被叫醒后,各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越过墙头.
父亲出去后再也没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五个孩子越来越近了,五个孩子中,最高的也只有1.54,而围墙却有
”别怕,踩着妈妈的手,上去!”妈妈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墙头脱离了险竟.用同样的方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
此刻,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帮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要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大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雇工再次把手伸向母亲时,她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了.
墙外,五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声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到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二、古诗诵读《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二
卢伦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风;是猛虎吧?将军从容不迫搭箭引弓。天明搜猎去,寻找白羽装饰的箭杆。发现整个箭头,深嵌入一块石中。
【题解】
这首诗写将军夜里巡逻边境高度警惕。
上一篇: C1.3-1学校《桥之韵》校报 |
下一篇: C1.1-1 2011语言文字广播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