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在网络平台上分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讲座顺利进行
来源:姚洁   发布日期:2020-12-08   浏览次数:1199

 

127日,见习基地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九次讲座。

本次的讲座主题是“数学作业在网络平台上分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主讲人是我校区级骨干瞿神尧老师。

2.jpg

学员们边听边记笔记,并撰写了听后反馈表。有的说:“瞿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学校网络平台上作业系统的运行和设计。让我们了解教学五环节之一的网络作业环节。”有的说:“瞿老师通过数据与实体案例了解到不同同学,可以依据他们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来分配作业。”还有的说:“瞿老师借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还能帮助老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加明了清楚,更有利于教学。”等等。

以下是见习教师方楚萱撰写的听后感。

1.jpg

“数学作业在网络平台上分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讲座有感

潼港小学 方楚萱

今天中午,我们在高桥镇花山校区的会议室,聆听了瞿神尧老师的讲座——《数学作业在网络平台上分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使我对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法,让我们了解了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网络、媒体这类新科技之间的关系,让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讲座起初, 瞿老师提到,传统的书面作业存在的一些弊端。首先,作业的目的单一,无非是复习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很少有扩大视野、增强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其次,作业的内容形式单调、枯燥,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瞿老师深知学生的作业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总离不开口算、笔算等内容,学生疲于应付,毫无探索兴趣,感到十分疲倦。

而作为数学老师的瞿老师,他提出数学作业在网络拼台上分层设计的实践,其设计理念就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各自的发展,让学生方便的完成作业。数学老师会在学校研发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分层作业,根据不同孩子的基础布置不同程度的练习,让孩子得到不一样的进步,做到因材施教。在此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化差异。随后才能精准地对优秀生布置拓展性习题,而后进生可以多做基础性习题,从而使两者各自达到自己的目标。小利用新兴科技,来代替纸质作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教师更好地分析教学后学生知识的掌握度。

平台分为教师题库、作业批改、信息统计和学生题库。教师题库十分多样化,层次清晰,用题清晰。作业分为不同难易程度,系统会自动按照答案批改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提高了批改效率。学生的情况也有数据反馈,老师可以查看学生近期学习情况,把握学习动态。此外,学生也有属于自己的题库,错的题自动生成三道类似的题目,不断加强巩固,直到掌握为止。这种模式的优势能提高效率,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突破传统模式——纸质作业,选择在网络平台进行布置分层作业,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出发,相对而言,都是有益处的。

通过瞿老师这次的讲座,让我对数学课以及数学作业的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业不是单一的文本,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巩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