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特色工作小结 学校的特色工作始终以学校的重点项目为中心,配合重点,提亮特色,以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提高综合学科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一课三磨的教学研讨模式中,加强带教,发挥青年教师特长,进行了展示与研讨共进的校本研修活动。发挥社团活动中每个专职教师的特长,以培养具有个性的多样性优秀人才为目的,撰写了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材。 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快乐活动日活动,花山路校区及高行校区同时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将午间俱乐部、班会课、学生社团活动等组成快乐活动日活动内容,确定周五为无作业日,落实快乐活动日的安排,营造学生快乐学习的氛围。提升艺术教育的教育质量,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努力办好《乡村少年宫》,开展了第十一届健身文化节,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形成健身理念。 (一)艺术工作: 开展一课三磨的研修活动,须佳琦老师进行优秀展示课的展示,使艺术教师师资力量快速成长。 1、加强学生艺术团的管理,以“三团一队”为基础,组建的高桥镇小学“小百花”学生艺术团,以点带面,形成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型才艺及多样化能力,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邀请了校内教师和校外志愿者为艺术指导教师,充实合唱、舞蹈、乐队、戏剧、书画、绘画等各类组别的师资力量,加强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并以乡村少年宫为载体,充实艺术团的项目。 2、成立2013学年度学校艺术项目组,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艺术团教师及其他教师的艺术指导能力,激发参与老师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艺术节目的质量。 3、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展示与演出,2012年12月31日歌舞《蓝精灵》、《铁臂阿童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参加了在喜马拉雅大观舞台的市民文化艺术节优秀节目的展演,并将于2014年1月18日参加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 4、在新区第九届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学校荣获区级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由刘戎骄、万晓春、须佳琦指导的集体舞《春晓》、《童心舞蹈》获集体舞专场二等奖,万晓春、须佳琦、刘戎骄老师或优秀指导奖;由迟娱执教的口琴教学《红蜻蜓》获器乐展演小学组二等奖;傅骁涵、朱凌嫣获上海市学生书法作品三等奖;徐欣悦获区级绘画一等奖;夏书予、傅骁涵、林嘉怡、朱凌嫣获区级书法二等奖;卞泽鹏、黄佳睿、倪施哲获绘画三等奖;张磊、王怡婷、王晨蕾、张意雯老师或多项优秀指导奖; 5、加强理论总结与研究,《小学口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表演能力的实践与探究》作为区级课题立项,为区级一般课题;在2013上海市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比赛中,万晓春老师的论文《小学音乐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表演能力的实践与探究》获上海市二等奖; 6、学校拉丁舞队社团在校外志愿者张爱民老师、郭桂荣老师以及鲍育红、张倩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类比赛,高桥镇小学拉丁舞社团参加上海市浦东新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2013中小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荣获多项奖项,其中徐言、林欣怡获小学女子双人新人一组一等奖;陆逸菲、张孜语获小学生公开二组一等奖;施嘉槟、卞丽江获小学女子双人公开一组一等奖;杨喻伊、于圣洁获小学女子双人新人组二等奖;陈星琪、仇雪儿获小学女子双人公开一组三等奖;黄婷羽、张佳莹获小学女子双人公开一组三等奖。获得了“都市小精灵”16人团体舞荣获上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节舞蹈比赛百支优秀团队、中国上海第十五届国际艺术节长三角地区国标舞比赛中国泰州全国城市舞蹈专业院校组C组冠军、2013中国泰州全国城市舞蹈12岁组拉丁舞冠军。于暑期参加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浦东新区“金杨杯”体育舞蹈比赛荣获“漕河泾开发区杯”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浦东新区“金杨杯”体育舞蹈比赛青少年组第一名; 7、2013年11月25日参加2013年浦东新区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音乐会观摩活动。高桥镇小学10个班级的三年级学生(高行校区4个班级,花山校区6个班级)参加了在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剧场演出的,由上海木结构电声乐团、东方有线电视主持人程波主持《龙的传人》——校园金曲学生专场演唱会。他们演唱了《童年》、《春天在哪里》、《同桌的你》、《我的中国心》等歌曲,欢乐杂技《高车踢碗》、佛朗明戈吉他演奏等丰富的节目,其中高桥镇小学百灵鸟合唱团的三年级学生排练了表演唱《可爱的蓝精灵》参与了演出。 (二)科技工作: 完成新区绿色学校的复评,注重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养成爱绿、护绿的活动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加强环保,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1、两边校区同时开设科技环保类的科普兴趣班,培养学生兴趣,根据新区学署布置,积极参与各类科技项目比赛。2013年11月23日,高桥镇小学学生在指导老师金珏珩老师带领下,参加了2013浦东新区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大赛比赛!金慧琦同学获得六脚撞柱机器人(小学组)三等奖;宋诚杰、崔彦彬同学获得桥梁称重(小学组)二等奖;冯卓煜、瞿晨阳同学获得桥梁称重(小学组)三等奖。 2、在校园网“科技教育”中进行环保知识、爱绿、护绿的宣传,为环保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健身工作: 以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健身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学生第十一届健身文化节,落实在校本教材、球操、武术操活动中,结合阳光体育活动,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中,促进群体性学生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1、认真实施《学会健身,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对应校本教材中的各项健身内容,进行各类竞技活动,进行课程实施的成果展示。 2、全校一、二年级集合在高行校区、三、四五年级集合在花山校区开展第九届“健身节”活动,进行田径类的竞技比赛,培养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健身活动的兴趣与健身意识。 3、积极参加新区、市级的小学生足球比赛。 4、2013年11月15日,高桥镇小学学生在指导老师顾丹红的带领下,参加了2013年浦东新区教育局第一教育署小学生跳踢拍比赛!桂诗芸、王肖阳和张奕凝、龚婷婷同学分别获得双人跳短绳(小学三、四、五年级女子组)第四、第六名;江智藩、陶业鸿同学获得双人跳短绳(小学三、四、五年级男子组)第六名;马瑞颖同学获得单人跳短绳(小学三、四、五年级女子组)第六名;吴姗姗同学获得单人跳短绳(小学一、二年级女子组)第三名。 (四)学生活动: 以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以及班队会课为抓手,积极开展学生快乐活动日。引进校外志愿者参与社团的辅导,进一步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打造精品社团,丰富学生活动,提高学生活动质量。 1、招募社团指导教师,发挥各类特长教师的指导能力,为学生社团服务。花山路校区及高行校区同时安排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共同开展学生活动,促进两边校区社团的均衡发展。社团中进行有梯队式的队伍建设,合唱队、舞蹈队、器乐组、拉丁舞队、戏剧社、语言艺术训练、健身操队、科技科普活动等,在各个年级招收学生,形成一定的梯队。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做好各类教材的积累,分组分工自编教材为今后的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社团管理,花山路校区安排万晓春老师巡视,高行校区安排张国平老师巡视,保证社团活动时学生不随意流失,确保校园安全。 3、在社团活动中形成梯队建设,合唱团、拉丁舞队两边校区都形成初级、中级、高级班级,外请志愿者进行普及与提高。 4、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社团加强了专业的指导与训练。 (五)乡村少年宫: 在原有的社团基础上开展乡村少年宫活动,包括艺术、科技、体育、德育实践四大类,充实学校的课外阵地,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多项活动能力,培养周边地区未成年人的兴趣与爱好,满足课外活动的需求,提高综合素养。在2013年学校乡村少年宫工作评比活动中,热舞飞扬 炫动风采“拉丁舞社团”活动获得了优秀项目奖。 学校特色项目的各种活动都是学生喜于参与的活动,我们将平时的活动通过校园网,校报,电视台,电子屏幕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及时将学生获奖情况进行公布,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高桥镇小学 2014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