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工作计划
来源:黄琼   发布日期:2017-02-23   浏览次数:831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我们提出了语文教育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并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努力打造本色的语文课堂。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研修,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组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教师、学校、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综合性学习,注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整合。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整合实践活动、撰写的各类文章中均有体现。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校本研修活动在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师还未走出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上存在如下情况:(1)重人文性,轻工具性;(2)缺乏整体性的把握,包括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学生的把握;(3)重阅读教学,轻写作指导。

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机制,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引导教师在课改的洪流中找准方向,稳步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拟定了以下具体目标。

三、课程实施目标

1、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阅读教学。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合理制定课时目标并有效落实;及时进行习作中和习作后的评价。同时,与学校的“基于网络平台的作文教学是设计与实施”课题相结合,利用网络激励学生写作的热情,题材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口语交际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要扎扎实实上好练习课。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继续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学业评价”的项目研究。探索多样化的学业评价,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习情况,并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 ???,?serif?;?>

四、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入浅出”。同时,做到每课必改,每学期精改三课,精修课有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课件。

3 、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适当取舍,关注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教师上好课及时上传教案及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中高年级尤其要精心设计综合性作业及读写结合作业,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教师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6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并且及时上传听后评论。每学期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5节,评课三次,上传精修课和精评各一次。

     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期上好评价课,三年以内青年教师和新聘用教师上好磨课,成熟型老师开展同课异构,骨干教师每学年上一次展示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7、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8、培养青年教师,促其健康成长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而教研组、备课组正是培养新教师的主阵地。各语文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利用第二十届校本研修活动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同时,我们语文教研组要积极配合见习基地工作,提高带教质量。

五、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结合市级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作业流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结题工作,完善资料的积累,积极筹备公开教学。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课题的规范化管理,群策群力设计阅读和作文练习,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作业、交流、评议,并将研究成果辐射到课题组之外,提升全体语文组教师的理,丰富教学策略,发挥教育科研兴校、强师的实际效用。

1 各年级的研究主题:低年级以童话创作为主题,中高年级以随文仿写和活动作文、情境作文、观察作文、想象作文为主题。

2 同时,课题组成员在平时注重对案例的积累,把老师的评价课、磨课、同课异构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点面结合,既做到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落到实处,而且要在市级课题成果展示时形成系统的作文教学设计资源,为研究成果在学校的全面深入铺开排除障碍。

2、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重点在作文教学方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研究和实践,促使大家都积极地致力于读写结合,课内学法,课外用法,积极开展自由写作,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学会写作,喜爱表达的探索和实践,本学期的期中质量单项调研将在二——五年级继续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活动。

3、认真学习市教委下发的《中高年级语数外评价指南解读》,并结合我校的区级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完善细化学生评价细则,探索融入语文教学策略和分项评价的途径,促进课堂教学的学与教的行为变化,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

1、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每个年级组下发《小学生经典诵读》读本,并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每学期至少8篇,上不封顶,并且在一——五年级开展经典诗文的诵读展示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传承泱泱中华的千年文明。

2、开展我校“读课外书,写规范字新”活动。

    一本书,创生一个特色班级,一个故事,创新一次特色活动,丰盛的阅读大餐,激越我们的才气,丰富多彩的活动,焕发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本学期,学校鼓励各班丰富班级图书,同时加强图书阅读管理,在各班规定的时间里踊跃到校图书馆借书。为培养学生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着想,从学生长久发展着眼,积极组织成语知识比赛、写字比赛;为了迎接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写字等级考试,组织四年级学生加强练习书法,并参与模拟等级考试。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学校橱窗等阵地,开展展示活动,掀起我校“乐于读课外书,乐于写规范字” 的新高潮。  

3、利用健身节、科技节等校园活动和传统节日,开展综合性的语文活动,积极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开展探究,在活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各月活动安排

二月

1、制订语文教学计划,安排好校本研修活动。

2、布置经典诵读工作。

3、进一步抓好学习规范养成性教育。

4、第三周开展第二十一届校本研修第一次磨课活动。

5、积极准备并参与见习教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第二批“课堂教学考评”。

三月

1、组织好第二十一届校本研修第二、三次磨课及第二十一届校本研修展示活动。

2、语文活动:开展二——五年级写字比赛。

3、教学常规检查。

四月

1、积极准备参加“长三角”教学研讨活动。

2、迎接第十周五年级语文质量调研。

3、语文活动:二—五年级成语知识比赛。

4、教学常规检查。。

五月

1、制订语文教学计划。

2、积极准备市级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作业流程设计与实施”的展示交流活动。

3、经典诵读考核。

4、组织四年级学生开展写字等级模拟考试。

六月

1、各年级制订期末复习计划。

2、组织12年级的期末考查活动,3--5年级期末质量调研。

3、各年级组完成学业评价工作。

4、完成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