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小结
来源:徐伟群   发布日期:2017-06-25   浏览次数:35

 

高桥镇小学课程管理部工作小结

(2016学年度第学期)

一、抓常规,促进教育教学规范化

教学五环节始终是教学的关键,因此,课程部在教学管理方面抓重点,始终将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常抓不懈。

备课:

平时做到组内互相交流,同年级共同研究集体备课,各教研组长把关,杜绝了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同时学校通过校本研修平台,进行备课的修改上传,以理解教材意图、解析教学目标为重点,有效地进行备课。

上课:

1)以学校校本研修为平台,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一是教学三年内的青年教师的“磨课”活动,二是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成熟期教师的教学展示活动。三是每位老师的每学期组内的评价课。

二、具体工作执行情况如下:

(一)本学期继续认真学习和执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精神,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学习有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精神,明确学科教学理念,帮助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有效实践行为。学业评价平台上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学科等第制评价工作,在原来语数英和品德行为的基础上,将综合学科纳入平台进行等第制评价,逐步从学生成长手册过渡到学业评价平台上。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注重学校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关注平时的教学进展,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以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为抓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备课:加大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度,严格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区里下下发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备课过程中除注重备教材外,还要注重备学生。

上课:以教材为主线,课堂教学中重点把握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

作业:根据学科作业要求,注重作业书写的规范性和作业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严格控制考试,低年级不进行书面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探索多样化的学业评价,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辅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重点抓两头,提高优率,降低需努力率。

评价:本学期,我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利用了网络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通过质量监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学生创新素养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的评价,采取等第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随意提升难度,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进行语文、数学期末考试,英语进行考查。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和课程部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实际制定好各组教研组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认真实施。教研组活动记录电子化,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到定时、定点、有主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常规教研与特色教研相结合。

3、进一步加强教学流程管理,结合校本研修活动,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等进行检查与评定,情况比较好。

4、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分析与辅导。重视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补差补缺工作,提高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5、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和古诗词的朗读训练,注重书写的规范性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培养。通过磨课、“同课异构”、师徒结队、骨干展示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配合学校做好新区见习教师基地学校工作,结合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做好新教师的带教工作。本学期开展以语文、综合学科为主的磨课、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从第三周开始进行,第七周进行展示活动。(第二十一届)

以项目组为载体开展新区学科教学的展示教学活动,做好长三角信息技术推进活动,推荐教师进行展示交流活动。(绍兴)

(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特色。

1、继续推广和实施《情系高桥》校本课程,并进行网络化,不断深化和完善。

2、推广实施《学会健身,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形成健身操、健身游戏、足球等校本课程的系列化。

3、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区级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微课例的设计与实施” 的研究,通过实践与探索,架构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微课例模式。

一二年级信息校本课程、理财、机器人、社团、学科作业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

4、本学期将综合学科的学生学业评价纳入平台管理,初步完成了描述性评价工作,下阶段将作出修改,在下学期进行评价。

5、积极进行课程开发,本学期将逐步引入3D打印、七巧板等校本课程的开发。

高桥镇小学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