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课程管理部工作小结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主要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为抓手,以学校校本研修网络为平台,深化、完善校本研修工作,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等第制教学评价,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提升教学理念 主要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学习有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精神,明确学科教学理念,帮助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有效实践行为。本学期,学业评价平台上将完善学科等第制评价工作,在原来语数英和品德行为的基础上,将综合学科纳入平台进行等第制评价,逐步从学生成长手册过渡到学业评价平台上。 二、加强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课堂教学 以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为抓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备课:加大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度,严格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区里下发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备课过程中除注重备教材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学情分析。 上课:以教材为主线,课堂教学中重点把握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 作业:根据学科作业要求,注重作业书写的规范性和作业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因此要求老师适当增加课堂书面练习的时间;严格控制考试,低年级不进行书面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探索多样化的学业评价,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辅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重点抓两头,提高优率,降低需努力率。 评价:通过质量监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学生创新素养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采取等第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严格按照市教委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文件精神,要求每位老师正确把握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科学确定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和实施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做好一年级开学4周学习准备期的教学工作,严格按照统编教材的培训要求进行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主要围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安排学习内容和活动。 3、探索多元化的学业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采取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倡导通过观察了解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测验等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并通过分析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随意提升难度,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进行语文、数学期末考试,英语进行考查。本学期在一二年级等第制评价的基础上做好中高年级的学生的等第制评价工作。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培养。 通过磨课、“同课异构”、师徒结队、骨干展示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配合学校做好新区见习教师基地学校工作,结合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做好新教师的带教工作。本学期开展以数学、英语学科为主的磨课、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从第三周开始进行,第八周进行展示活动,第十五周进行骨干教师教学展示。(第二十二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