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工作小结
来源:黄琼   发布日期:2016-01-17   浏览次数:1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为契机,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 、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适当取舍,关注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教师上好课及时上传教案及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两周一次的语文教研大组活动,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内容包括: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运用。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设计综合练习,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代理念,多多实践。

2、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复习考试,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全程关注。

1)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和辅导学生的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补差的工作。

2)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3)挖掘教材的精髓,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它要求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读写例话),遵循一条训练主线(习作要求),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统筹安排教学任务(每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每一课时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读写训练序列。以每单元的5篇课文为载体,通过10个左右课时及相关课型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情感体验启迪,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研读训练、自读训练、读写结合三种基本课型。

4)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挖掘教材的精髓,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把课文吃透、吃准、吃精。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5)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并且及时上传听后反思。每学期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5节,评课三次,上传精修课和精评各一次。

     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期上好评价课,三年以内青年教师上好磨课,骨干教师每学年上一次展示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6)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7)抓好学生的书写工整,提出练字要求: 1-2 年级铅笔字,3-5年级钢笔字、毛笔字。

3、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上学期,语文学科通过了区级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作文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的中期评审。本学期,我们将拓宽研究范围,加强对课题的规范化管理。做到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校相应工作改进的过程,发挥教育科研兴校、强师的实际效用。

1 各年级的研究主题:低年级以童话创作为主题,中高年级以随文仿写和活动作文、情境作文、观察作文、想象作文为主题。

2 同时,课题组成员在平时注重对案例的积累,把老师的评价课、磨课、同课异构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点面结合,既做到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落到实处,而且要在12月终期评审前形成比较系统的作文教学教学设计资源,为研究成果在学校的全面铺开排除障碍。

4、培养青年教师,促其健康成长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而教研组、备课组正是培养新教师的主阵地。各语文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利用第十八届校本研修活动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同时,我们语文教研组要积极配合见习基地工作,提高带教质量。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

1、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每个年级组下发《小学生经典诵读》读本,并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每学期至少8篇,上不封顶,并且在一——五年级开展经典诗文的诵读展示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传承泱泱中华的千年文明。

2、开展我校“读课外书,写规范字新”活动。

    一本书,创生一个特色班级,一个故事,创新一次特色活动,丰盛的阅读大餐,激越我们的才气,丰富多彩的活动,焕发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本学期,学校鼓励各班丰富班级图书,同时加强图书阅读管理,在各班规定的时间里踊跃到校图书馆借书。为培养学生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着想,从学生长久发展着眼,教师要继续重视写字教学, 学校会利用网络平台和学校橱窗等阵地,开展展示活动,掀起我校“乐于读课外书,乐于写规范字” 的新高潮。  

3、利用健身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校园活动和传统节日,开展综合性的语文活动,积极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开展探究,在活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