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语文教研组共有51名教师,她们朝气蓬勃,吃苦耐劳、热情敬业、创新奋进、勇于追求。每天早出晚归,一丝不苟地抓管理班级,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做课件,全力以赴上好每一堂课;许多老师利用双休日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不计个人报酬,无私地、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正是因为有着这一批的教师,才让我们组的工作开展的如鱼得水,教研氛围、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我组所做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理论学习不断加强 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一学期来,我们采用集体学习讨论、个人自学领悟相结合的形式,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新课程教育观,强化科研自觉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并安排组员加强外出学习,开阔教师视野。实践证明:这些不同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堂水平整体提升 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们积极投入到“一课三磨”活动中。以集体备课、研讨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积极献技,出谋划策,使磨课活动发挥最大作用。本学期,我组王思瑶老师承担了“磨课“的任务,她认真钻研,虚心学习,在大家的帮助下,从教态、重点的把握、方法的突破、临场的引导,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从一课多上的研讨课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越来越精彩的课堂,越来越成熟的教学技能,让每位老师都感受到了第一堂课与第三节课的差距如此明显,也让老师们深刻感受到这样的课可以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组员也出色地完成了评价课的任务。大家的课都呈现出了很多亮点,教师非常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指导充分,板书设计灵活巧妙,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信息技术与课堂完满地整合了起来。并且通过现场和网络,我们语文教师人人评课,大家的评课有收获,也有建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相互相长,共同提高。我们研课、上课、评课、改课,可以说深深地突出了一个“实”字,让每位教师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 3、注重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 如果一个人能在他的幼年时期就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将有益于他终生的发展,书是人类进步的摇篮,是人类永远的朋友。我组成员与时俱进,改变观念,不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学习的长远利益。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营造宽松的环境,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心来,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大胆地进行课外阅读。我组每班都建立了班级书库,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同时,我们利用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契机,组织学习背诵《弟子规》,让中华文明从小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种子。提高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我们现在帮助学生成就习惯,将来也许能够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成就他们的一生。 三、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实师徒结对工作。 本学期,我组的多位老师与见习基地的学员结成了师徒对子。师傅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徒弟,使徒弟们更快地进入角色,熟悉业务,对徒弟要严格要求,多加指导。徒弟们向师傅虚心请教,多听课,勤思考,善提问。通过结对,师徒要共同努力,尽心尽责,钻研教材,深入课堂,反思教学,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水平,营造一份浓郁的书香氛围。同年级组的老师也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陈晓妍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在师傅姚洁和大家的帮助下,还在我校第22节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公开教学,获得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 四、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扎实进行教学常规管理 教研组长定期在每月对教师的教案修改、作业批改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改进。各位老师都能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及时上传教案、课件,完成效果较好。所以,我组成员能充分享受校本研修平台提供的方便,来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备课。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 2、认真上课。全体语文教师重视教学过程,讲求课堂实效;落实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加课改研究,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化教学的观点,不断更新教法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⑴做到四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全面育人为主旨。做到四突出:突出启发式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突出教书育人。 3、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及时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 4、 认真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⑴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⑵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地的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去感化他。⑶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⑷学习能力差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主动关心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本组教师都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备课”作为自己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遵循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实践为重点;课堂结构要趋于开放、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化。同时,教研组长定期在每月对教师的教案修改、作业批改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改进。各位老师都能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及时上传教案、课件,完成效果较好。所以,我组成员能充分享受校本研修平台提供的方便,来提高课堂效率。 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为了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本学期,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经典诵读比赛”、写字比赛、“诵中国印象”等等比赛。孩子们在比赛中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如何使教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如何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感;如何指导学生快乐作文等问题,将成为我们今后语文教研组探究的问题。 2019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