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论文评选”通知 
  
署属各学校: 
为了促进署属学校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交流经验、展示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决定开展“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论文评选”活动。 
一、参加对象: 
署属各中学、小学、幼儿园、成职校教职工。 
二、            论文内容: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研究。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等。 
三、具体要求: 
1、参赛论文必须是未参加过各级各类评审的或是最新充实修改过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少于1500字。 
2、各中小学报送参赛论文一般不超过5篇,幼儿园一般不超过3篇。特殊情况事先沟通。 
3、学校需填写参评论文汇总表(见附件一)。参评论文需填写“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参评论文登记表”(见附件二)。论文需统一用A4纸打印一式一份,与电子文档一并提交。 
4、论文全文格式样例详见附件三。 
5、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09年10月18日。上缴地点:教育署临时办公地----华高小学新校区(高建路40号)2302室综合办公室(3)。联系人:黄长生  13004160363 
6、我校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09年10月13日。请老师把作品在截止时间前把作品发至shene@186sh.com 
四、作品评选方法: 
教育署按照相关评比标准,在10月底组织评选,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颁发获奖证书。所有合格参赛论文编辑电子版《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论文集》,可提供论文交流证明。希望署属各校积极踊跃参加此次论文评选活动。 
  
  
  
                               第一教育署 
                                 2009年9月18日 
  
  
  
  
  
附件一                              学校参赛论文汇总表 
  
  
  
  
附件二                  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参评论文登记表 
  
 
| 
 学校  | 
 作者姓名  | 
 题      目  |  
| 
    | 
    | 
    |  
|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  
| 
 内    容    简    介(100字以内)  |  
| 
    |  
| 
 作者承诺 
“本文”作者拥有“本文”著作权。如有争议,“本文”作者承担全部责任。 
  
作者签名:         ,           ,          。              年    月    日  |   
  [注] 本表必须与论文同时提交。 
  
  
  
附件三               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参评论文格式样例 
作者一1 作者二2 作者三3 
(1. 2. 作者单位,地址 邮编;3. 作者单位,地址 邮编) 
  
【摘要】 本文提供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参评论文全文稿件格式样例。中文论文摘要应写在此处。摘要本身应为单一段落,并无分段。所有数字(句子之起首字除外)应用半角阿拉伯数字。整段摘要(不包括标点符号)以120字为限。此外,在摘要之后加上最多5个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关键词5 
  
1 前言 
本文将说明第一教育署2009年信息技术应用参评论文全文稿件格式。请使用此模板编排中文论文。当使用模板时,请在文字处理器(如微软™ Word)内选择“文件>另存为”及以一个新的文件名称存盘,然后以有关内容取代各标题及正文。 
2 编排论文 
作者请使用微软™ Word编排论文稿件,大会只接受DOC格式的文档。 
请选用A4格式纸张(21 × 29.7公分[8.27 × 11.7英吋])。文章版面边距上下及左右均为2.54公分(1英吋)。所有内容,包括正文、图像及表格等必须置于版面边界以内。每页中切勿插入页码(PAGE NUMBERS)、页眉(HEADER)与页脚(FOOTER)信息。 
3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须置于首页顶端中央。中文标题字型为宋体、小三号、粗体,双倍行距。如标题长于一行,每行之间以2倍行距分隔。请于标题后插入一正文空白行。 
4 作者信息 
作者姓名置于标题下方中央,字体为宋体、小四,多个作者的姓名之间用空格格开,最多不能超过五个作者。另起一行居中显示作者单位信息,字体为宋体、五号。如果多个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在作者姓名后加上数字上标,分别介绍。 
5 摘要及关键词 
在作者单位及一空白行以后,以宋体、11磅、粗体靠左键入【摘要】以作中文摘要标题。在中文摘要标题以后键入一空格,然后以宋体、11磅键入中文摘要的内容。整段中文摘要(不包括标点符号)以120字为限及不分段。 
在摘要以后起一新行,以宋体、11磅、粗体靠左键入【关键词】以作中文关键词标题。在关键词标题以后键入一空格然,后以宋体、11磅键入最多5个中文关键词,关键词之间以顿号分隔。 
    在中文关键词后插入一正文空白行。 
6 正文及引文 
正文为宋体、11磅、单倍行距。每段首行皆自左内缩0.63公分(0.25 英吋)。其余行靠左开始。所有正文皆左右切齐。段与段之间勿加入空白行。 
引文格式,在整段引文的结尾标点后加上引用数据出处。在引文以后,将段落中其余内容(如适用)如常以一般内文格式键入。详细情形可参考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所出版的手册。 
7 第一层标题 
第一层标题,例如「1 前言」使用宋体、四号、粗体,双倍行距及靠左。在标题编号数字后加加一空格。 
7.1 第二层标题 
第二层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粗体,双倍行距及靠左。在每一标题编号数字后加一空格。 
7.1.1 第三层标题  
第三层标题使用宋体、11磅、粗体,单行行距及靠左键入第三层标题。在标题后键入一空格。 
第四层或以上的标题的格式跟第三层标题相同。 
8 图像与表格 
稿件可以含有图像与表格。图像文件格式须为微软™ Word所支持。建议使用通用图像文件格式例如.gif及.jpg。而表格则可以是任何在文字处理器内提供的格式。图像及表格说明应用宋体、11磅及置中。图像及表格须分开编号。将图像说明置于图像之下,将表格说明置于表格之上。请参考下列图像1为例。 
 
图像1 图像实例 
9 引用文献 
在文中如有引用资料,须在有关内容旁注明并在参考文献栏列出该文献或书目资料。参考文献置于全文最尾部份。以第一层标题样式键入参考文献(宋体、四号、粗体)以作参考文献标题,不用加上标题编号。将所有文献或书目数据置于附注标题之下。文献之陈列顺序先中文后外文。中文文献或书目应按第一作者或编者姓氏笔划(如为机构亦同)排列,英文则依第一作者或编者姓氏之字母次序排列。请以APA的文献资料引用格式列出文献或书目资料(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1)。例如(作者乙, 1996)、(作者丁和作者丙,1997)、(Alpha, 1996)及(Beta & Gamma, 1997)等为书目。(作者甲,作者戊和作者己, 1998)及(Delta, Epsilon, & Zeta, 1998)为期刊文章。(Theta & Kappa, 2000)则为网上文章。 
参考文献 
[1] 作者乙 (1996).《书名》. 城市: 出版商. 
[2] 作者丁和作者丙(1997).《书名:副题》. 城市: 出版商. 
[3] 作者甲,作者戊和作者己(1998). 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期数,首页数-尾页数. 
[4] Alpha, A. (1996). Title of book. City: Publisher.   
[5] Beta, B., & Gamma, G. (1997). Title of book: Subtitle of book. City, ST: Publisher. 
[6] Delta, D., Epsilon, E. , & Zeta, Z. (1998). Title of journal article. Title of journal: Subtitle of journal, volume number (issue number), first page-las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