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师生好朋友” 高桥镇小学2022学年全员导师制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2021学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工作,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 二、指导思想: 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改变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在深入研究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笼统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导师活动,进一步改进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高桥镇小学2022学年“全员导师制”活动方案。 三、目标与意义: 1、 实践一种理念: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都是德育工作者,不仅在课堂上,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2、 实现两大目标: 1) 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力。 2)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四、活动安排: 1、“同伴活动,快乐无限”:着力在学生同伴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特点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智。 1) 活动时间:每月的第2周利用中午时间开展一次集中活动。 年级 | 时间 | 一年级 | 周一 12:10~12:50 | 二年级 | 周二 12:10~12:50 | 三年级 | 周三 12:10~12:50 | 四年级 | 周四 12:10~12:50 | 五年级 | 周五 12:10~12:50 |
l 第10周活动主题:导师、受导学生见面会。(导师和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 l 活动内容建议: “认识彼此”——导师、学生相互自我介绍。 “相互倾听”——导师了解学生对于本学期活动的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 确定活动形式——导师在见面会之后,确定本学期的导师活动主要形式(游戏、故事会、绘画、体育活动、儿童歌曲……通过各种活动落实导师的育人目标)。截至时间:2022年11月11日。 2) 活动场地:视气候情况而定,如天气晴朗,可在操场开展活动。若气候条件不佳,可利用室内体育馆、多功能厅等场地,请各年级主任协调安排。 3) 导师开展活动时可以结合自身特长与 兴趣爱好,给予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例如“植物对对碰”、“心情卡”、“记录我发现的美”、“你被写在我的眼睛里”、“老师,我有故事想对你说”、“劳动练本领”…… 2、“谈心活动,敞开心扉”:着力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共学的情感交流,提倡聊天式谈心,其特点是“谈”,在谈中体现关爱,显现尊重,促进和谐。 1) 具体内容: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2周安排1次利用非课堂时间的学生与导师集中/个别交流,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导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2) 建议在关键时间点,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如开学初、期中/期末考试前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发生突然明显变化、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与学生进行一次交心谈话和开展家校沟通。关心了解学生情绪、思想状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鼓励,多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 3、“家访活动,沟通‘零距离’”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家访,无疑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的一泓清泉,是心与心零距离交流沟通的一座桥梁。 1) 每学期开学前,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家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在实施全员导师之后,学校家校沟通实行班主任和导师“归口管理”,原则上由班主任和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并主要由导师开展家校沟通。 3) 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了解孩子在家成长情况。做好家校共育的调剂、配合。 4) 家访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给学生以实质的关怀和鼓励。 五、导师职责: 1、导师开展工作的原则 1) 尊重了解原则。 学生了解导师的品德修养、个性兴趣等,导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品行、学习成绩、个性需要、潜能兴趣、同伴关系等。导师和受导学生双方彼此尊重,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信任的导学关系。 2) 全面关爱原则。 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人生等方面情况,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成功和成就。 3) 因材施教原则。 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体差异,给予适合的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健全人格。 2、导师团建设 以年级组为单位,设立“年级全员导师工作小组”。 1) 年级指导小组。年级主任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 2) 班级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首席导师),各班选聘的学生导师担任组员(导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匹配行政人员和党员教师为特需导师;依照班级中特别关爱学生的情况加入心理教师为个别化导师。 *“全员导师制”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导师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 特别关注“特殊关爱学生”。梳理“一生一档案”平台中特别关爱学生数据,根据特别关爱需求度分级、落实至各年级、各导师团队。 3、导师工作的记录 1) 根据“全员导师制”工作开展情况,完成《高桥镇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手册》的填写。 2) 请老师们做好开展导师活动时图像资料的积累(照片和视频均可) 全员导师,全心全意,全“新”守护,为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在一起! “心系学生,情系百家”, 岁月静好,韶华依然。 使命召唤,初心不改! 学生发展部 2022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