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有机结合,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 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目标与意义: 1、 实践一种理念: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都是德育工作者,不仅在课堂上,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2、 实现两大目标: 1) 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力。 2)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四、活动安排: 1、“同伴活动,快乐无限”:着力在学生同伴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特点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智。 1) 活动时间:每逢双周开展导师活动。 年级 | 时间 | 一、二年级 | 周二 12:05—12:20 | 三、四年级 | 周三 12:05—12:20 | 五年级 | 周四 12:05—12:20 |
2)本学期第二周开始全员导师活动 全员导师每周主题 周次 | 主题 | 备注 | 第2周 | 温柔沟通,关注心理健康 | 假期归来,请导师帮助学生回归学习生活,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 第4周 | 画画我亲爱的导师 | 与导师已认识一学期了,拿起画笔,画画自己的导师吧。 | 第8周 | 游戏分享,乐在其中 | 春暖花开,导师或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 第10周 | 闲步校园,定格美好瞬间 | 带领学生闲步校园,感受校园美景。 | 第12周 | 趣事分享,你我畅谈 | 提前准备一张劳动节照片,分享和劳动节有关的趣事。 | 第14周 | 温柔沟通,关注心理健康 | 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动态。 | 第16周 | 游戏分享,乐在其中 | 导师或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彼此。 | 第18周 | 合影留念,展望未来 | 1、导师与学生合影。 2、谈谈学期收获,说说新学年目标,畅想暑假生活。 |
2) 活动场地:视气候情况而定,如天气晴朗,可在操场开展活动。若气候条件不佳,可利用室内体育馆、多功能厅等场地,请各年级主任协调安排。 2、“谈心活动,敞开心扉”:着力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共学的情感交流,提倡聊天式谈心,其特点是“谈”,在谈中体现关爱,显现尊重,促进和谐。 1) 具体内容: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逢双周按照规定时间开展导师活动,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导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2) 建议在关键时间点,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如开学初、期中/期末考试前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发生突然明显变化、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与学生进行一次交心谈话和开展家校沟通。关心了解学生情绪、思想状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鼓励,多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 3、“家访活动,沟通‘零距离’”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家访,无疑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的一泓清泉,是心与心零距离交流沟通的一座桥梁。 1) 每学期开学前,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家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在实施全员导师之后,学校家校沟通实行班主任和导师“归口管理”,原则上由班主任和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并主要由导师开展家校沟通。 3) 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了解孩子在家成长情况。做好家校共育的调剂、配合。 4) 家访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给学生以实质的关怀和鼓励。 五、导师职责: 1、导师开展工作的原则 1) 尊重了解原则 学生了解导师的品德修养、个性兴趣等,导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品行、学习成绩、个性需要、潜能兴趣、同伴关系等。导师和受导学生双方彼此尊重,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信任的导学关系。 2) 全面关爱原则 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人生等方面情况,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成功和成就。 3) 因材施教原则 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体差异,给予适合的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健全人格。 2、导师团建设 以年级组为单位,设立“年级全员导师工作小组”。 1) 年级指导小组。年级主任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 2) 班级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首席导师),各班选聘的学生导师担任组员(导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匹配行政人员和党员教师为特需导师;依照班级中特别关爱学生的情况加入心理教师为个别化导师。 *“全员导师制”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导师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 特别关注“特殊关爱学生”。梳理“一生一档案”平台中特别关爱学生数据,根据特别关爱需求度分级、落实至各年级、各导师团队。 4) 以党建引领的“圆梦行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师生理想信念教育,贯彻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行动纲领,成立党团员教师组成的“红色导师团”,以红色旗帜引领方向,帮助学生完成梦想。通过“圆梦活动”的开展,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留下红色印记,在潜移默化中播下“红色基因”的种子。 3、导师工作的记录 1) 根据“全员导师制”工作开展情况,完成《高桥镇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手册》的填写。 2) 请老师们做好开展导师活动时图像资料的积累(照片和视频均可) 全员导师,全心全意,全“新”守护,为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在一起! “心系学生,情系百家”, 岁月静好,韶华依然。 使命召唤,初心不改! 学生发展部 2024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