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社会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今天升旗仪式的主题是“文明礼仪我先行——维护个人卫生”。 
本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是三(8)中队的陈天骐同学。 
本周的升旗手是五(10)中队的张梦涵同学和瞿晨阳同学。 
张梦涵同学说:个人卫生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对人口沫四溅。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从我做起,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乱扔废物………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恶”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我们的校园变得丑陋、肮脏。我们还要制止其他同学不讲卫生的行为,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主动捡起。这些似乎让人不屑一顾的“小善”可以互相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干净整洁。其次是: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自觉地保护教室及其所在班的周围的环境卫生。每天走进班级里,你都会看到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我想在这样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就会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瞿晨阳同学发现了生活中种种不文明的用餐现象。为此,他向大家提出几个建议: 一、饭前、便后要洗手: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就可以把细菌带入口中,吃到肚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菌从手来,病从口入”。所以要养成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劳动后洗手的习惯。 二、不随地吐痰、甩鼻涕:有些人痰随地吐,鼻涕甩一地,这样既影响卫生又有损个人形象。有人检验一口痰,发现含有几十万个细菌呢。有痰要吐时,应把痰吐在废纸或纸巾上包起来,然后扔进纸篓或垃圾箱里,自觉作到不随地吐痰,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三、不对别人咳嗽、打喷嚏:咳嗽和打喷嚏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足为怪。但是,不注意场合,面对别人或食物打喷嚏则是一种既不卫生又不礼貌的不良行为。 
胡薇老师说:如果现在有两个人想跟你交朋友,一个很邋遢,不讲卫生,衣服脏了不换, 课桌上的东西乱糟糟的,也不整理;而另一个爱讲卫生,看上去总是干干净净的。 你会选哪一个做朋友呢? 是啊,大家都喜欢整洁幽雅的环境,喜欢和讲卫生的人做朋友。我们每个人 从小都应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只有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才能保持自己 整洁的形象,让身边的人喜欢你,同时也能保持环境的整洁。 好习惯的培养没有什么诀窍,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坚持,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它可以让你变好,也可以让你变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当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好习惯的培养公式:我需要+我坚持=我受益。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使我们受益终生,学生阶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到你们长大后独立生活时就更容易选择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构造干净、清洁的文明礼仪校园做出一份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