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升旗仪式(高行)
来源:洪娜   发布日期:2015-10-26   浏览次数:838

同学们,你知道1016号是什么节日吗?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1016号就是“世界粮食日”。古代教育家孔子给后人留下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虽然我们每天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但在我国的西部山区,还有许多像我们一样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却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今天升旗仪式的主题是“世界粮食日”。

本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是五(9)中队的杨笑凝同学。

本周的升旗手是育民中学预备(2)班的黄稼晟同学和徐锦峰同学

黄稼晟同学说:很多人听到“世界粮食日”这个名称时都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惊讶。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那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教师节”那样让人满感温馨。但我们不可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不变的真理。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粒米,中国有13亿人,每天就节约13亿粒米。这可是五十个农民伯伯一年的劳动所得啊!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人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你是否知道,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里就有1个人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走一千万人的生命!换句话说,平均每小时就会有1000多人因食物匮乏而死亡。这个问题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略感沉重。

徐锦峰同学提出:可能有人对于“节约粮食”有点不以为然,甚至心存困惑:我们家从来不缺粮食,爸爸妈妈也从没让我饿过肚子啊?那我们为什么要爱惜每一粒粮食呢? 

徐锦峰同学发现我们有些同学却常常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早上到学校了,有的同学就把没来及吃完的早点随意丢弃;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盒整盒地倒掉;午餐过后,有的班级的盒饭箱常常被剩饭、剩菜塞得满满的……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所以,他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偏食,不挑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3、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制止。

徐彦琼老师指出: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的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

但是,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的校园中,每次午饭后,垃圾桶中有多少剩菜剩饭,其中不乏雪白的米饭和几乎没动过的蔬菜。平均每三位学生就有一位倒掉小半碗饭菜,有的吃几口就倒掉,饭菜吃不净的情形几乎人人存在。浪费的风气日益兴盛,而大家熟视无睹,无视现实!同学们,当你们倒掉剩下的饭菜时,可曾想过,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同学们深思。

设立这么一个节日,目的在于呼吁全球共同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可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节约粮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发现,每次食堂里的剩饭剩菜是只增不减啊!我们难道不应该爱惜粮食吗?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物质应有尽有。同学们甚至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难道还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的确,节约一粒米看似没有多大意义,但从中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粮食,实际上就相当于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是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同学们,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这也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