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心求学,宁静致远。无不说明祥和安静的环境和沉心静气的心境对于修身求学的重要性。学校是传播文明,涵养心灵,润泽生命的殿堂。今天升旗仪式的主题是“不高声喧哗”。 



本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是三(9)中队的刘书妍同学。 
本周的升旗手是育民中学预备(5)中队的和胡悦和范庭龙同学。 胡悦同学说: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饭馆里吃饭时喧嚣的声音塞满了所有的空间,你想说句话要大声喊出来才能让人听清楚,面对再美的佳肴你也只想草草结束;公交车上你身边的人肆无忌惮地大声谈笑,你不想听,它却一阵阵地钻进你耳朵,你甚感烦闷却无可奈何;写字楼的大厅里你在安静地等人,却有人在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那劲头似乎是站在荒郊野外……这样的镜头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久而久之,一些人已经习以为常。其实,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表现,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毛病的确应该改一改。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这是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的基本素质。 
范庭龙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说明了大声喧哗带来的害处以及文明的重要性。童谣里说得好:这边喊来,那边叫,菜市场里闹哄哄,你一句来他一句,公共车上乱糟糟。公共场所不喧哗,轻声细语讲文明。只要人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要求自己,就能让文明礼仪的种子在心中深深扎根。 
彭红莉老师说:在文明本应宁静的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侠客铃响后,学校的楼梯上、走廊里、教室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喧哗声,让人心烦意乱,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老师向大家发出号召——请不要高声喧哗。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安静下来,希望全体同学学会轻声慢步和轻声细语。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礼仪。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古人就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说法。《礼记》中记述了孔子的话“夫礼之初,始于饮食”,也就是说饮食礼仪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其中“毋抟饭”(别抢着吃)、“毋诧食”(咀嚼时不要出声)、“毋刺齿”(不要边吃边剔牙)等礼仪流传千年,一直为许多中国家庭所继承。作为中华文明的传人,文明应该把这些好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