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第15周升旗仪式顺利举行 12月7日上午,我校举行了第15周“不高声喧哗”主题升旗仪式。主持本周升旗仪式的是五(4)中队的许潇予同学。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三(2)中队的沈彦琳同学和三(2)中队的施文俊同学。 


沈彦琳同学说:在我们的校园里其实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们的大声喧哗,你做过,我也做过。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喧哗,很多同学听了,却很少做到。每当课间,喧哗声总是飘荡在校园里,使校园少了安静,多了繁杂。校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一份喧哗,就多了一份嘈杂,少一份喧哗,就会多一份安静,这些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最重要的是每个人懂得之后去做,并且做好!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提醒自己,一起互相监督劝说,尽力改正喧哗的坏习惯,只要努力去改正,就一定会更好! 
施文俊同学说: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谈更便捷。但是,如果音量过大,就会成为了噪音。校园里有了噪音就会给师生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我们幽静的校园中,每当下课铃响后,学校的楼梯上,走廊里,教室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喧哗声,喧哗之声充斥校园,使这片本该幽静的净土喧腾起来。这样的喧哗声的使别的同学静不下心来,影响他们做作业、看书、,与别的同学的正常交流等,使人心烦意乱,不利于大家学习与生活。在公共场所大声地喧哗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这样的人也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近年来各处颁布的各种“文明公约”各种“文明倡议”行动中,都把“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请勿喧哗”包含其中!大声喧哗已经严重危害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甚至智力发展都有很大的害处。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集体中。那么就让我们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上来,请同学们课间、午休时间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好学生。 
接下来方靓老师说:你们知道么?在生活陋习调查中,“大声喧哗扰他人”这项陋习排名第六。大声喧哗,顾名思义就是发出大而且令人感觉不舒服的声音。那么它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甚至危害。要知道,轻微噪音可使人的耳朵受到伤害,极大的噪音就能伤害人的脑神经。 其实“不高声喧哗”还体现了一种个人修养,曾经有一则报道,说巴黎圣母院专门制作了一个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这个牌子无异于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请中国人保持安静”!这让许多中国人为之愤怒!细下想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经常遇到人们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情景。尽管大声说话的人并没有特别的恶意,但在客观上却影响了别人。要知道,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素质。 在我们的学校、医院、银行等,只要是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静”等字眼或条幅几乎无处不在,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了呢? 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在于细节。一周来,看到了同学们在这一方面的进步,但还做得远远不够。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无论何时何地,多体会他人的感受,多为别人着想,高声说话的习惯一定会改掉。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都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静下心学习。同时也希望能发动家长参与进来,打造高雅家庭环境,希望,“高声喧哗”这一陋习能在每个人共同的努力中渐渐消失。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品行高尚的人,今天我以高小为骄傲,明天高小因我而自豪。 


接着曹佩德校长为花山校区拉丁舞获奖的同学颁发奖状。 高桥镇小学大队部 2015/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