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既是书写工具又充满美感和智慧,是我们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就连周边国家也深受影响。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她的每个字都能成为一首诗、一幅画,那一定是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从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神奇的汉字构成了丰富的词句,成就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传承着最辉煌的中华文化。本周的升旗仪式主题是:我爱祖国语言美。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是二(10)班顾歆瑶。 
本周发言的同学是四(7)中队的张家辉和李诗琪。 
张家辉同学说:你瞧!早上,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校园,门口的执勤同学就会大声热情地说:“同学们,早晨好!”听到这样的话语,感到整个身心都是暖哄哄的。当我们看到老师,恭敬地说一声:老师,早上好!老师露出甜美的笑容,也和我们亲切地打着招呼,我们的内心不由得感到阵阵开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就是这样的朴实自然,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祥和的气氛中,多好!带着这样的好心情,我们每天都用最美好的语言去交流,在无数的交流中,我们的思维在碰撞,新奇的语言不断涌现,好像为自己的祖国打下了一个印记,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一个举世长存的惊叹!中华民族创造并使用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李诗琪同学说:说话文明,举止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能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语重心长又能催人奋发,就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更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素养。 当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他一个劲地说对不起,你还能生气吗?相反,如果他说一句:“不就是碰了你一下吗,有什么了不起? ”你肯定会很生气.。你帮了别人,他对你说谢谢,你心里肯定甜滋滋的。得理让人,失理道歉,真诚地与人相处,与人为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你会发现一声“你好”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阵阵温润的春风。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祖国的语言再次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自豪、激动顿时化作了口中激昂的音响,响彻云霄!此时此刻,56个民族聚焦于此,用自己的语言唱出了同一种曲调,多么震撼人心的时刻,祖国的语言遍布于世界——我爱祖国语言美! 
洪娜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书写出千变万化的线条与美的旋律,表达自己复杂的丰富感情,呈现出万千之美;汉语,每一首诗词都可以倾注进自己的情感,读之津津有味,观之赏心悦目。用汉字书写的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更是组成了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学河流,它博大精深源源不断,它内容多样涵养丰富,滋养了并滋养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 千年前《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依然脍炙人口;《一字诗》中“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仅仅一个“一”字错落有致,绘声绘色;我们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遥想北国风情,从“小桥流水人家”中向往南国风光;有“煮豆燃豆萁”、“壮士发冲冠”记录下的历史;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爆竹声声一岁除”中的传统节庆;更有 “遍插茱萸少一人” 、“家祭无忘告乃翁”中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过年了,家家户户贴上春联,直到今天我们的大门上依然用千年前的毛笔书写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年年有余”;启蒙时,孩子们口中吟诵着的《三字经》、《弟子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小朋友们一起背诵起《三字经》,流利响亮,脱口而出);孩子们手中书写着方块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这些,不仅仅是文字的流传,更是礼义文化的传承。 如果不是中国人,我们将永远不能体会天涯到底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断肠又是怎样的一种伤痛;我们会完全联想不了江南两个字除了一个笼统的地名,还在那朦胧烟雨中藏着多少万世流芳的传说。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在世界何方,当熟悉的汉语在耳畔响起,哪怕就是简单的一个字“喂!”瞬间唤醒的是对故乡的眷恋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我们的汉语除了普通话,更有极其丰富多彩的方言,她们也是祖国语言不可或缺的。生活在上海的小朋友们除了学习普通话,也可以试着学习并使用上海话哦。 汉语,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愿我们每一个小朋友能够真正地去学习她,熟悉她,爱上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