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每个白天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说校园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大家要一起配合老师,做好安全防护,才能保证你我的安全。本周升旗仪式的主题是:校园安全。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是二(8)班张烨成。 
本周发言的同学是四(9)中队的季曦缘和吴昊。 
季曦缘同学说:我们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候玩得高兴早把老师的声声叮咛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些同学课间活动时楼上楼下追逐、疯打、嬉闹,不宽敞的楼道变得更加拥挤。有些同学下课在操场上跑得满头大汗,上课铃声响起才全速冲上楼去。这些现象都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特别是课间、放学后在楼梯故意拥挤等等,这样很容易造成人为的伤害,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一旦悲剧发生就会给家庭带来伤痛,给自己造成损失。这样的惨痛教训是不少的。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是保证师生员工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携起手来营造“安全相伴,健康成长”的氛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代表四(9)中队倡议: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激烈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靠右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 
吴昊同学说:课间十分钟时,9岁的女生杨杨隔着过道撑着俩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顿时大哭起来。班主任老师立即把她带到医院,经过检查杨杨的俩颗牙齿被部分摔断。同学们,这是一起偶然发生的普通故事,可能在你的周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其实,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些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玩游戏、比赛、开展活动都是大家喜欢的活动,如果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是可以玩得更加开心,更加痛快吗?那么,如何预防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出现在:体育课、课间活动、集体活动,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是楼梯、走廊、校门口、厕所等。其次,我们要注意在校园活动时有意识的加强安全防护。请你听听下面这首儿歌: 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体育活动要注意,加强保护很重要。 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扫地拖地不玩耍,擦门擦窗要小心。 有了安全,我们才能有健康的心态去迎接自我的挑战;有了安全,我们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汲取知识的营养;有了安全,我们才能有坚定的意志去攀登人生的阶梯。 

徐彦琼老师告诉大家:校园安全是我们学校与我们每个师生都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也关系到我们的老师能否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需时刻牢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都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40人,也就是说每天将近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在此,我倡议同学们:课间时,不在教室、走廊上、操场上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不从楼梯的扶梯上滑下来。集体活动一定要排队。如:升旗、课间、进餐等等,每个人学会文明走路,不要抢跑互相推挤或打闹,做到快静齐。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自己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进行解决。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再生,也不会重来。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芒。 安全真的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要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起,要从文明的言行举止开始,愿每位同学在校园安全地活动,共同维护好校园的软环境。 摄影:周漪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