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新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学生起点的有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在我们高桥镇小学举行。我校的管依娜和陈丽敏两位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两堂极为精彩的公开观摩课。两堂课共同的特色是立足于二年级的学生起点进行教学。两位老师合理运用生活化的学生资源,并创设童趣化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在快乐而有效的活动中懂得道理,学到知识,对传统的教学做了崭新的改进和突破。 第一堂课是管依娜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装扮我们的教室》第一课时。管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主要采用体验式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中学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管老师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利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在交流共享的过程中,理解集体的事情要相互商量,求同存异。 1、立足班级实际,提高对“集体”认知 二年级学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对“集体”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他们都能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荣誉与自己是有关系的。班集体是自己的另一个家,有责任让它更美。但仅有愿望是不够的,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装扮教室这一活动中还是有难度的。因此,不断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更广阔的公共视野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管老师与学生亲切交流 2、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形象、直观、生动的感官体验。视频的合理选择运用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课堂注入活力,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活动一中播放了学生在班集体中快乐活动的照片,激发出自己对教室的喜爱,以及作为班级一份子要为班级出谋划策的决心。活动二,播放了其他学校教室的装扮视频,通过观察比较,产生装扮教室的兴趣和意愿。 
管老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 第二堂课是陈丽敏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装扮我们的教室》第二课时。二年级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集体”的认识度有所提高,他们都能认识到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一员,集体荣誉与自己是有关系的。班集体是自己的另一个家,自己有责任让它更美。二年级的小朋友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完成布置教室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装扮教室的方法,共同完成装扮美化教室的实践活动。 
陈老师分发小组分工单 1、基础班级实际,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活动三中,陈老师先让小朋友进行小组内讨论分工,讨论结束请一个小组交流他们是怎么进行分工的。同时,陈老师还及时关注到还没有完成分工的小组,及时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每个小组都分好工之后,陈老师再请全班小朋友开始布置教室。 
陈老师聆听孩子们的心声 2、互动评议,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活动四中,陈老师设置了投票环节,一个小组可以把票投给除了自己的其他小组,听课的老师也可以进行投票。通过后续的采访来了解有哪些小组的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还有哪些小组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装扮教室的行动中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还为大家进行了详细地说课。教研员安林晓老师和听课的老师们都充分肯定与赞扬了这两堂课,并认真地进行了教学研讨。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为大家搭建了如此精彩的学习平台! 
安老师作现场点评 
在安老师带领下展开课题研讨 我们相信,高桥镇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安老师的指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一定会再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