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升旗仪式“用好课间十分钟”(高行)
来源:洪娜   发布日期:2018-10-22   浏览次数:1423

 

“下课的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大家来活动。让那疲劳的眼睛看看蓝天,让那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让那握笔的手指摸摸皮球,让那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哦,十分钟!”一首《哦,十分钟》带我们走进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当我们听到这首歌曲时,一定能感受到那种欢快和惬意,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学校生活中的欢乐时光。本周升旗仪式的主题是:用好课间十分钟。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是三(7)中队李蔚。

DSC06620.jpg

本周发言的同学是四(8)中队的朱欣琰和杨奕隽。

DSC06626.jpg

朱欣琰同学说:你的课间10分钟,用来干些什么呢?也许有的同学趴在桌上写作业、背单词,似乎在抓紧每一分钟学习。其实,这样做对提高学习成绩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后有一段休息时间,大脑中的这部分神经活动才可以继续进行,使刚获得的信息不受干扰地得到保存,得到巩固。从身心的健康发展角度看,课间休息可以放松学习的紧张,眼睛得到休息,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在课间10分钟,在走廊或者教室里互相追逐、嬉戏,打打闹闹,搞得满头大汗,这种玩法既不安全,又影响下一节课的效果。因为脑细胞过度兴奋,无法集中精神听好下一节课。那么,课间十分钟,该如何安排呢?专家研究发现:上完一节课后,肌肉由于久坐,处于“静力性紧张”状态,所以课间休息最好安静性的休息,或者走出教室,到走廊里轻微地活动全身,这不但能呼吸点新鲜空气,还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消除肌肉的“静力性紧张”。还可以站在窗口边,走廊里,看看近处的绿色植物,看看远山的风景,缓解眼睛的疲劳。当然,我们还要利用这课间十分钟去方便一下,去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课间十分钟,是悠闲舒缓的十分钟,是身心放松的十分钟,是同学们可以利用的十分钟,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十分钟。

DSC06614.jpg

杨奕隽同学说:课间10分钟,我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松一下,伸个懒腰,离开座位到教室外面散散步,看看远方,让眼睛休息一下。到户外做一些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上课前两三分钟,就应该走进教室,准备进入学习状态,可以开始回忆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或者回忆前一天预习时的思路和遇到的难点。提前进入状态,有利于更好的融入这节课的学习。在课堂35分钟的高强度听讲之后,再加上教室人多,时间长了空气也会不新鲜污浊,大家最好趁着课间的十分钟走出教室,做些有氧运动,提高大脑的活跃度,并且把室内的窗户打开,让新鲜空气进来。这样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就会有很大的效率。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利用好这十分钟。

DSC06628.jpg

刘佳老师说:提到课间十分钟,几乎所有的小孩子们想到的第一个字就是“玩”儿,对大孩子来说马上想到“放松”一下,但对课业负担较重的中学生来说,可能也是继续学习的时间。然而教育部明确规定要保证孩子们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时间,是为了放松和缓解疲劳,调整学习状态,便于下一堂课的继续进行;还可以增进同学们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增进感情,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适量进行一些户外运动,活动筋骨,增强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看到有很多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室闲待着,要么闷头看书,要么和其他同学聊天,还有的甚至追跑打闹。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课间十分钟非常重要,但很多孩子并不会充分利用十分钟的时间,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这十分钟呢?

首先教育孩子保证安全,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安全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打球、做游戏等,还要注意场地的选择,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最好与大孩子的活动场地有所区分。

其次是文明课间的教育,同学们之间受活动场地和方式等的限制,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不愉快,所以杜绝追逐打闹的恶性游戏,教育学生友好、友善地文明活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也是可以的,但是尽量避免较长时间的剧烈活动,更不能贪玩超出课间时间,如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来上课或者耽误上课时间,就本末倒置了。

好习惯从小培养,贵在坚持,让我们在教会孩子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合理利用课间十分钟,真正起到放松、增进友谊、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