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爱是指没有国度、民族、性别和年龄等差别的限制,彼此以"朋友"、"伙伴"相称,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帮助和志趣相近的人际关系双方或多方,在相互交际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的情感。对我们学生来说,友爱更多的是指在同学之间的爱,是一种贴心的、不可怀疑的爱,它是纯洁的、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它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本周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友爱,拉近你我。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是五(10)中队顾奕涵。 
本周发言的同学是三(9)中队的孙睿辰和陆知予。 
孙睿辰同学说:我曾经在地铁上遇到过一个阿姨,那个阿姨一直盯着我看,不知道对我身上哪里好奇,我被他盯的很不舒服,于是回了她一个微笑,那个阿姨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也对我露出了微笑,就是一个微笑,拉近了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啊!对身边的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帮助,多一句“谢谢”“对不起”“不客气”那么大家将会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定的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将被拉近,生活将处处充满爱! 我们是21世纪的新人,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我们的教养,也是修养,我们拥有这样的风采,将不负于“祖国花朵”的美誉。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可以安心学习的时代!但为了明天,为了未来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拥抱文明,同友爱手拉手,与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 
陆知予同学说:今天是12月3日,也是“世界残疾人日”。它是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举办的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议通过的。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保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力和幸福。 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周围有哪些设施或设备是专为方便残疾人使用而设立的呢?小区里的无障碍通道,地铁站的无障碍电梯,公共厕所内的无障碍厕所,地铁车厢里的轮椅区,升降电梯按键区的盲文,部分路口红绿灯的蜂鸣器,人行道上铺设的盲道……似乎这些设施到处都是,随处可见。但我们平时哪儿见过那么多需要使用到它们的残疾人呀,造那么多岂不是很浪费吗?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疑惑过。但是当我见过一位坐着轮椅的叔叔,望着因故障而无法使用的无障碍电梯满脸无奈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些设施设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它,而是当有人必须依靠它,才能获得跟我们同样的便利生活的时候,可以不用他人的帮助,只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这些无障碍设施默默无闻地保护着残疾人的尊严、权力和幸福,将他们与我们拉近,融入这个城市的生活中去。 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随意占用无障碍设施,保持无障碍设施的整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这座充满关怀的城市添一份力。 
彭红莉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她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互相协作。 同学们,其实,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情亲如兄弟姐妹,彼此要互相关心、互相礼让,当有不同意见要互相协商,共同解决。? 可遗憾的是,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方式,也并不被我们周围的同学所接受。每天在走廊追逐的人,心安理得,这样的同学,不懂友爱;课间别人休息时,毫无顾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这样的同学,不懂友爱;稍有不顺,张口就骂,这样的同学,不懂友爱;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以取笑他人为乐,这些人,无一例外地不懂友爱。这些行为,都在伤害着同学之间的友情,都在污染着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环境。 同学们,付出一份友爱,你将收获两份快乐。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不在走廊追逐,不吵闹,不说脏话,不嘲笑人,让友爱的甘泉滋养我们的心灵吧!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构筑美好的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