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15周升旗仪式“知荣辱,明善德”(高行)
来源:洪娜   发布日期:2018-12-10   浏览次数:5002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可见,个体的荣辱观,有多么的重要。小至个人,大至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本周升旗仪式的主题是:知荣辱,明善德。

DSC07921.JPG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是五(7)中队杨韵婕。

本周发言的同学是三(10)中队的顾歆瑶和王宇泽。

DSC07928.JPG

顾歆瑶同学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存在着,这让我们不免在满目纷乱中迷茫。如果说一颗颗跳动的心灵在摸索方向,那么,一个正确的荣辱观,便是闪耀着光芒的明灯,引领着我们向前。12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成立新中国是靠多少先辈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我们有美好生活的今天,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更应该有一颗知荣辱,明善德的心,来感激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国旗下,我们倡议:从唱响国歌做起,热爱祖国;从乐于助人做起,服务集体;从快乐学习做起,热爱知识;从辛勤劳动做起,培养习惯;从扶贫救困开始,关爱社会;从言而有信开始,锤炼真诚;从严守校规开始,遵纪守法;从节约开支做起,艰苦奋斗。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对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我们要深思的还很多,愿我们一起坚守心灵的净土,让真善美在这片沃土上灿烂开放!

DSC07934.JPG

王宇泽同学说:就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细节:亲爱的老师们悉心教导我们,同学们自觉帮助生病的同学,扶他们上洗手间,帮他们拿饭菜……见到师长一句真诚的问候,健身节上的志愿者行动……小事情维系着大荣辱,正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实际行动,用点滴小事唤醒我们心中的道德意识。不要以为荣辱二字离我们有多么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当你拧紧水龙头,就是道德,当你把饮料盒放进垃圾箱,就是道德,当你升旗时肃穆庄严,就是道德。当你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就是道德。课间,不大吵大闹,是道德,记得关上灯也是道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优良品质。

DSC07936.JPG

    翁化吉老师说: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新解读,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当代青年的座右铭。  周恩来,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国。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焦裕禄,将贫苦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1937年的12月,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把那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这些动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人。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也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人人荣辱分明,社会和谐,国事兴;人人文明自强,校园和谐,空气净!同学们,我们要知荣辱,明善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新世纪的主人!让青春在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大业中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