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3周升旗仪式“规范言行 勤奋学习”(高行)
来源:洪娜   发布日期:2019-03-04   浏览次数:1726

 

伴随着料峭春寒的走远,校园处处都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在昂然的校园春色里那种全身充满奋发的斗志去拥抱未来和明天的决心和信念。但未来的成功取决于现在,只有严格规范自身言行,积极养成良好习惯才能有搏击未来的资本。本周升旗仪式的主题是:规范言行,勤奋学习。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是三(10)中队金郁昕。

本周发言的同学是五(9)中队季曦缘和五(10)中队左一可。

季曦缘同学说:学生时代是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培养情操、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规范。纪律和规范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补课缺少的,就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否则就会一团糟。小学生行为规范告诉了每位应该学会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行为会改变习惯,习惯会培养性格,而行规会决定命运。当然,勤奋学习是良好习惯中需要突出强调的。青春是搏击风浪的船,学习是这艘船的动力。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持之以恒,努力学习,扬帆起航。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因为勤奋吗,安徒生从鞋匠的儿子成为了童话大王;因为勤奋,爱迪生才会有一千多种伟大的发明;因为勤奋,中国古人才留下悬梁刺股、照壁偷光的千古美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会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自己成为栋梁之才。

DSC08810.JPG

DSC08812.JPG

左一可同学说: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我们更应该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内涵,即“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我们亦可以理解为:勤奋不一定成就天才,但天才必须得勤奋。成就天才如此,学习亦是如此。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勤奋运用于学习之中,才能驾驶好学习这条大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那么,勤奋的前提何在?首先我们需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为勤奋学习营造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当你不再出口成脏,就会减少与人相处间的摩擦与矛盾,会更容易交到朋友而不再树立敌人;当你能自觉认真地完成每一次作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各科老师便不会对你紧追不舍,你才有自主学习的资格;当你能做到从不迟到,从不早退,才能有自主学习的环境;当你选择把手机放在家里而不是带来学校,你就能切实有效的抵抗诱惑,减少分心。

王筠珺老师用一连串问题开始了她的讲话:伴随着雄壮嘹亮的国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我想问问同学们:刚才升旗的时候,你有严肃而认真地向国旗敬礼吗?你有大声高唱国歌吗?在课堂上,你会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吗?你回答老师问话时会尊敬地起立吗?在课后,你会和同学因为一点小摩擦而打架吗?你会在没人的时候偷偷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吗?你接受别人递送物品时会用双手接受并道谢吗?你做错事了会诚恳地道歉吗?

DSC08826.JPG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老师问这些小事干嘛?千万不要把这些看作是小事,其实,这些都是平时老师看到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学校要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最基本的就应该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美化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仅要将良好的行为规范记在心里,更要付诸于行动,做到言行一致。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就是吃完水果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能随手捡起;是上、下楼梯时能慢步、轻声、靠右行;是和同学能和睦相处,不骂人、不打架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新的一周开始了,有的同学争分夺秒,早早来到教室,大声诵读;有的却在校园里闲逛,游荡。有的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有的却忙于聊天,摆弄桌底下的玩物。有的放学后认真写作业,复习,书写自己的刻苦;有的同学却迷失在那总也看不完的电视节目……

严格践行校规,遵守行为规范,反而才会受到最少的限制,得到更多的自由,也才会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这是聪明人的选择!其次,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勤奋学习的基本保证,我们这所百年名校之所以能创造无数辉煌成绩,除了同学们个体的勤奋外,也与学校自由而严格的管理模式有关。所谓自由,是规范之上的自由,它让我们提供别人难以企及的个性平台,充分展示了自我;所谓严格,是在尊重学生主体之上的严格,是优良校风的集中体现。“无规矩不成方圆。”尊重规则,践行规范,方能为勤奋学习打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