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安全体验教室投入使用已第三个年头。体验室内运用多媒体以及声、光、电和仿真互动等技术手段,展示和传授各类安全教育科普知识,和传统单一的“说教式”安全教育不同,它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吸引小朋友前往体验。 根据期初制定的安全体验课程安排,各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开展参观体验活动,并形成具有年级特点的体验活动教案。每次体验活动结束,都有即时的记录,内容涵盖了教师的反馈和学生的留言,还有不少同学撰写了参观心得。通过体验、讨论,努力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参观安全体验教室——教师篇 12月23日中午,三8班同学再一次体验了安全教室,这次同学们轮流体验了四个项目,在有趣味性的游戏中,增加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 吕优佳同学正在体验拨打火警电话。他拿起电话后,进入拨号界面,在限定的时间10秒内正确输入号码后,进入指挥中心问答界面,然后根据照屏幕下方的黄色提示,用普通话正确跟读回答,通过语音正确后一次向下进行。通过体验,吕优佳同学知道了出现火灾时,要拨打119,并说清楚着火地点,什么着火了,火情怎样。 
杨奕朵同学正在根据图示打逃生结。图上展示了两种逃生结,双套结和背牵结。双套结的历史相当悠久,不仅在逃生上,甚至在露营、登山都是户外人士所爱用的绳结。双套结的目的是将绳套卷绕在固定的栏杆上。背牵结是利用绳索的中间部位作为绳圈而使用、在逃生时用绳索来装吊一些小东西。看了图示,杨奕朵同学在尝试了两三次后成功地做出了双套结。 
李想同学正在紧张地查找安全隐患。系统中一共有四个场景,分别是厨房、客厅、书房和卧室,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安全隐患。在客厅场景中,李想正确地找出了地插旁边放置饮料这一安全隐患,并在其他几位同学的帮助下,将卧室这一场景中的11处隐患全部找了出来。通过这次安全隐患查找游戏体验,同学们知道了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的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该先断开电源再灭火;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知识。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出现这些隐患。 
最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安全大课堂中的地震知识,提高同学们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也进一步启发了大家对敬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考,提高了防震减灾意识。 
这次体验,同学们提高了自救、互救的能力,学会了火灾隐患查找、打逃生结、拨打报警电话、还了解了地震知识,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得可贵,收获很大! (马士萍撰稿) 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能再来。为了保障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创建了校园安全体验教室。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校园安全体验教室。 安全体验教室分设交通、消防、用电、急救、模拟报警等主题区域,将交通安全、消防知识、用电安全、日常急救等与学生相关的知识融入其中。 高年级学生饶有兴趣观看了模拟灭火设备的展示区。认识了清水、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四种灭火器组成,学生轻松了解了灭火器的作用和分类,还掌握了手提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遇到火灾应该如何应对、火场如何安全逃生,这对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帮助他人都是非常有意义和作用的。 

生命至上, 树立现场急救意识也是至关重要,懂得急救措施,将会挽回更多即将失去的生命。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4-6分钟至关重要。心肺复苏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中毒、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必须采取气道放开、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使病人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学生们通过心肺复苏模拟人,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模拟体验,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动作,学会读取仪器数据,正确、成功地进行心肺复苏。 


通过参观校园安全体验馆,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还学习到了安全知识,安全牢记于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王秋红撰稿) 参观安全体验教室——学生篇 安全防患 (三7班朱文锋) 安全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但常常又却被大家容易忽视。通过学校安全体验教室的学习,体验,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存在,例如:过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学校,不能在楼道上乱跑乱跳;在教室,同学之间不能用笔挥来挥去;在家里,不能乱接电源等。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家里的电动车没电了,妈妈问我会不会充电,我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于是,我拿起平常充电的线盘将插头对准墙壁插座的孔位,轻轻一按便结束,再把电动车的充电器插头插在线盘插孔里,最后把充电器另一头连接在电动车充电孔中,便高兴地告诉妈妈说完成了。妈妈走过来检查,一下子叫住了我,并指着线盘上的插座叫我快看,只见插孔上闪着细细的亮光,还发出“哧哧”的小声音,妈妈立即把插座旁边的开关一按,瞬间,那亮光和声音都消失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这时候,妈妈看着我语重心长的说道:“刚才那是漏电种现象,电动车的插头没有插到位导致的,这种现象很危险,如果没及时发现,时间长了就容易着火……不管是什么设备充电,电源接好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听完妈妈的话,我意识到安全的细节性是多么重要。也让我想起在安全体验教室观看到的关于电动车在楼道充电起火的相关画面,有的是充电时间过长,导致电动车电池过热爆炸起火了,有的是乱接电线后触电漏电,还有些人插电后没有检查就离开现场,多种因素导致一些可怕的事故发生。 这些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却经常因小失大。作为一名小市民,我想我们应该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遇到紧急事故,一定要保持镇静学会自救,想方设法求救,更要牢记日常求救电话:火警—119;报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相信只要我们时刻不忘“安全第一”,那我们的城市就是最安宁,我们的家庭就是最幸福!我们的生活就是最美好! 参观安全体验教室有感 (三10班沈思颖) “来,跟着我。”老师说道:“我们一起来体验安全教室。” 一踏进安全体验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安全设备。有模拟斑马线,有模拟的应急电话,有模拟灭火器,还有模拟系绳结……真的可以说应有尽有了。一切都好新奇啊! 参观了一圈后,我先体验了模拟应急电话。首先根据电脑给出的模拟情景,然后拨打应急电话。当电话被接通时,应该沉着冷静,将情况描述清楚。例如拨打110时要将大致事件还有地址说清楚;拨打120时要强调病人的情况和地址。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以后如果遇到这种紧急情况也不会慌乱了,只要按照学习的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我最喜欢模拟斑马线。它亮红灯时,若是我们走过去,它就会“滴滴”地叫,仿佛在说:“危险,不要过马路!”亮绿灯时。若我们走过去,就是安然无恙的了。生活中其实也是这样的,若绿灯亮了,我们还是得看看旁边,如果没车才能过。红灯亮时,我们绝不能过,过了就有一幕悲剧上演,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车轮下,当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 有意义的参观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学了这些,我要教会我的家人也懂得这些安全知识。 安全体验室活动感悟 (三11班) 利用中午的时间,班级同学们来到安全体检教师进行参观学习,经过多次的参观体验,学生们学到了不少的安全知识:认识了交通工具,了解了公交车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遇到危险时安全逃生的信息、学会了如何应对火灾、学会了应对地震……在操作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拨打电话求助、查找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状态,要学会拨打电话进行求助,遇到火警拨打119、有人员受伤拨打120、有危险和紧急事件拨打110。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电话报警求助。在拨打电话时要保持冷静,交代清楚突发事件时口齿清晰,内容要简洁清晰,说清楚地址和人员伤亡情况,以保证救援有人可以有效地到达现场。 为了避免生活中的意外发生,也要学会利用已有的安全知识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以保证我们是生命安全。例如:电器所在的地方要保持干燥安全,不能有水源在附近,防止漏电、触电;干燥易燃的物体不能随意防止在火源周围;电热水袋、电热毯、电磁炉……家用电器一定要及时关闭电源……学生们通过找隐患的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和父母一起查找自己家庭的安全隐患进行改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安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学习中发现,在体验中纠正。只要观察细致,做事思虑周全,就可以提高生活的安全性。 别开生面的安全体验 (三12班张蕊) 星期四中午,曹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安全体验教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活动。 安全体验教室里的项目丰富多彩,另人眼花缭乱。有如何使用灭火器,怎样正确进行做人工呼吸,遇到紧急情况下怎么系救生绳……这些知识都是同学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我们还学习了很多安全知识,比如在地震的时候千万不能乘坐电梯,一旦地震造成了供电设施损坏或者建筑物的倒塌,乘坐电梯就会被困在里面,无法及时逃生。正确做法应该是双手抱头,躲在坚硬牢固的物体下面。我还知道了火灾逃生时最安全的做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按照安全指示标志逃生。如被困在房间内可以用湿毛巾堵住门的缝隙,防止有害烟雾的进入,并在窗口用醒目颜色的物品向外面求救。我们还学习了很多安全用电小常识。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刚刚洗过手不能去触碰开关。因为水是导电的,这样有触电的风险。充电器电线的皮破了是不能再使用的,这样会有短路的风险,引起触电或者火灾。电瓶车也不能充电时间太长,否则电瓶会有爆炸的风险。 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掌握的知识,我回家也进行了安全隐患查找。我发现妈妈的充电器电线已经破损,再继续使用会有触电的风险,为了安全应该及时更换。看到弟弟刚洗完手就去关电源开关,我及时制止了他,并告诉他这样做很危险,应该擦干双手在去开关电源。 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我感到很自豪! 安全教室活动体验 (四8班靳晨泽) 近年来,全国范围发生包括溺水、火灾、交通、意外伤害等儿童安全的事故急剧增多,不仅威胁了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和谐,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安全体验教室,逼真的情景设计、趣味的游戏活动,同时结合安全知识教具,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安全教育课变得生动有趣,我们纷纷踊跃参与。我们先集体观看安全宣传教育片,让我们明确了学习的任务与目标。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跟随老师学习相关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体验,在玩乐竞争中学会查找家庭中的火患,懂得不同火情要选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能够准确完成报警电话的拨打,掌握至少两种逃生绳结的打法,知道各种交通标志的作用……课上,除了安全游戏,老师还模拟交通事故情景,教学生们如何为伤员包扎、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救生担架等知识,并现学现用,利用安全教具让学生们现场模拟过马路、使用灭火器、打逃生结。 我们置身在虚拟的“真实”场景里,在趣味化的实践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寓教于乐的安全体验活动,也让安全教育走进我们的心灵,成为入脑入心的本能。安全教室的体验活动能让我们避免伤害事故发生,更能在发生伤害事故时,知道如何自救,非常有必要。 安全教室活动体验 (四9班) 我们班首先集体观看了防火视频,由老师讲解日常消防注意事项,最后集体参观模拟使用了安全活动教室的消防设备。 我了解到在火灾中:发生火灾后要学会自救: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二是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四是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 其实,只要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多用一点心,做每件事都多想想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这些事故的发生频率将会大大降低。 安全教室体验感受 (四11班) 今天老师告诉我们要带我们参观一个特殊的教室,那里没有桌子,没有椅子。我听完,心里直犯嘀咕,这是个什么样的教室呀?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个“特殊”的教室门口,“安全教室”几个字映入眼帘。这下,我更疑惑了。只见教室是由一个一个的体验区组成,有绳结体验区,交通安全体验区,模拟灭火体验区等。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的课题是“珍爱生命,远离火灾”。首先,我们观看了上海静安区胶州路公寓火灾的真实案例,在雄雄烈火中,消防人员是怎样救火救人的。通过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要努力做好:积极预防,及时报警,科学灭火,机智逃生。然后我们一行来到模拟灭火体验区,墙上是一个教学电视,里面播放着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电视机下面是一个操作台,台面上依次摆放着四个灭火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排队体验了真实的灭火器的操作方法。在绳结体验区,我们根据墙上电视里的教学,掌握了逃生绳的固定,单结等的操作。 通过这个特殊的教室告诉我们:这些画面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命是脆弱的,为了不让悲剧不再发生,我们一定人人都要树立安全意识,严加防犯。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刻报警。当大火蔓延时,可以机智逃生。遵章守纪,尊重生命,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又靠近了一步。 安全体验课感受 (五7张昕一) 在电视剧常有这样一个片段——打更人深夜敲着锣,嘴里念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幼小的我时常以为这是个笑话,并在家中敲着我的小锣模仿。但今天通过在学校的安全体验教室上的安全体验课,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火善用则为福,乱用则为祸。”火,在我们看来是无所不能的,它能让一座高楼倒塌;让一个家庭破碎;让许多人丧失生命。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火也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也对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有了一些了解。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它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在距离起火点约5 米~ 6 米处,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再对准起火点,拔掉保险销,用力压下把手,干粉便会喷出。不过,要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起火点存在炽热物的情况下,灭火后易复燃。 我们在平时要学会一些火灾时的逃生知识和最基础的灭火方法,让火灾这个词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平安的生活、平安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消防安全,我们已获得的物质成果就会遭到毁灭;如果没有消防安全,我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为了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安全体验 (五8班潘慕忱) 10月13日中午,我们全班同学去安全体验教室参观。 我们主要体验了灭火器的使用步骤。那里有四中灭火器,分别是清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体验时,我选择了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由筒体、瓶头阀、喷射软管(喷嘴)等组成。干粉灭火器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气体为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的个燃烧引起的失火。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只需要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向上提起提环,干粉即可喷出。 经过这次的体验活动,我不仅意识到了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还知道了很多有关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些自救的方法,利用灭火器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我们还要增强自身的消防意识,时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参观安全教室 (五10班张烜赫) 今天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安全教室的参观与学习。学习了课程心脏急救、心肺复苏,我们通过学习将获得挽救生命的知识和技能。 在生活在,如若发生了突发情况,那么如何帮助发生窒息且失去反应的人呢?实际成人的救助与婴幼儿的是有些不同的地方的。 对于成人,实施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在实施每组30次胸外按压后,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吸。检查患者口腔。如果您看到口中有异物,应清除异物。给予2次人工呼吸,然后重复进行30次胸外按压。继续心肺复苏,直至患者开始挪动身体、说话、眨眼或者作出其他反应。如果看到口中物,应清除异物。请不要盲目用手指清除。因为这可能导致异物滞留于气道更深部位。 对于发生气道严重阻塞且失去反应的儿童或婴儿,需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确保儿童或婴儿仰卧在坚固、平坦表面上。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时,请拨打120,并将电话置于免提模式。 以30:2的比例实施5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取来自动体外除颤器。回到患儿身边,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并在完成每组胸外按压后检查口腔,直至患儿开始挪动身体、啼哭、说话、眨眼或者作出其他反应。等待接受过更高级培训的人员到来接手。 在生活中有时,人们不作出行动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害怕做错,如若大家发现问题及时拨打救助电话120,使医护人员尽快达到,也是我们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