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于2022年4月发布,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也于2022年秋季学期起施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更新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转变育人方式,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改革,10月11日下午,我校邀请了浦东新区英语教研员吴建新老师莅临指导,对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帮助一线教师厘清新理念、掌握新技能,最终实现新课标的高质量落地。 吴老师以《走"进"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主题,介绍了课程标准三次时代演变的历史,纵向横向对比了新旧课标。吴老师带领老师们提纲挈领的解读新课标的每个章节。  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核心育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于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我们应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  通过吴老师全面,详细,醍醐灌顶的解析,我们对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续,我们将结合吴老师的解读,深度研读义务教育课标,内化和实践到平时英语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的高质量落地。 几位年轻老师听完讲座后有感而发。 孙佳妮:吴老师的精彩讲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不仅帮助我们逐步厘清思路、明晰方向,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小见大,也让我们了解新课标英语学习的特点,明确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让大家对怎样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师落实“双新”,深耕课堂的能力。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时时关注英语课堂的育人理念培养,对课堂活动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新课标作为新起点,发挥好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具有的价值。
王佳莉:通过吴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到英语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学科。《新课标》的修订突出新时代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素养导向,指向育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德以及关键能力成为了重中之重。课程标准中提出核心素养包含四要素: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同时新课标内容包含的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其中,主题和语篇是新提到的两个要素。让学生从主题语境的篇章中,更好地去掌握和使用语言,从而达到认识与了解不同文化、增强理解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语言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英语新课标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仍要深入学习,参透创新本质,感悟学科魅力。 张晔婷:吴老师给我们全体英语老师开展了关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讲座,让我们明白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同时还明白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体现了我国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英语学科的特点。总的来说,《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有以下四方面变化:1、新增核心素养内涵,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2、新增课程内容,分为: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两个部分,其中“内容要求”从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六个要素的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按照三个基本级别进行描述。3、新增学业质量,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编写,其中“学业质量描述”从一级、二级、三级描述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4“附录”新增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及课堂用语。此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对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句话,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撰稿人:邹旭 202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