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音乐、美术教研员莅临指导
来源:俞明华   发布日期:2022-10-28   浏览次数:306

1025日,浦东新区音乐学科教研员李珍老师、李丽老师等,美术学科中心组成员陆瑛老师等莅临我校开展艺术学科调研活动。我校全体音乐、美术学科老师全程参与。

调研组老师们查看音乐、美术学科相关资料,推门进教室听随堂课,并对上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与指导。

1.jpg

2.jpg

音乐学科教研员观摩的两节课为我校的何卉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歌唱课《猜冬猜》和梁婧婧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歌唱课《一对好朋友》。

何老师执教的《猜冬猜》,采用了上海民间弄堂游戏《猜冬猜》儿歌编写而成。本课设计通过情境创设,介绍上海弄堂建筑及弄堂游戏,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沪语文化。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感受附点节奏的韵律感,并且初步掌握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对于两段容易混淆的歌词,尝试加入了不同的动作进行区分,从而帮助学生记忆两段不同的歌词。学唱旋律以及歌词的过程中,运用了师生接龙或者生生接龙的方法,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也希望学生能够对沪语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弘扬海派文化。

梁老师执教的《一对好朋友》,歌曲情绪欢快,曲调悠扬,节奏跳跃,简洁的歌词生动的描绘了农家小伙伴一起劳动、一起回家的情景。本课设计通过找一找“好朋友”导入,聆听歌曲感受情绪,了解歌词内容,引导学生模仿农村里小鸭和小牛的叫声,从而解决歌词中的附点节奏问题。跟唱旋律,师生接龙学唱歌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提升课堂气氛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两位音乐老师执教的都是低学段的唱游,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低学段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邵丽娜老师这节《城市雕塑》为三年级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注重递进学习以纸质材料为主,运用折、剪、卷、粘、插等基本技法,制作出有造型高低、大小组合变化的城市雕塑尝试用单元化教学来推进,通过回顾之前两节课制作、设计的步行街和路灯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雕塑。

邵丽娜老师通过课前探究单,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城市雕塑照片,在课上进行分享让学生对城市雕塑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创设情境为城市绿地制作雕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雕塑的种类,并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探究雕塑模型纸艺的制作方式。邵丽娜老师的这节课围绕着“都市印象”这一单元进行设计,注重单元知识点的联系与感知体验,将新课标很好得到落实到了教学当中。

张意雯老师这节《手形的联想》课是上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联想与添加”中的一课。本节课引导学生借助手形展开联想,通过“拔萝卜”这一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体验用手影做出动物,再描绘手形,最后添加联想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体验中体会联想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张意雯老师的这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很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并且给到了恰到好处的点评与反馈。

经过这次的调研,新区教研员对各位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艺术学科教师受益匪浅。同时也感谢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我校艺术学科教师将会进一步做好做实,创新思路,开拓眼界,提升教师自我素养及教学品质。

15.jpg


撰稿人: 须佳琦 陈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