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及市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推动学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响应浦东新区语委办的有关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组织师生积极参与了其中的各项赛事,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张旭晖老师指导的诗朗诵《厉害了,我的国》荣获2022 年浦东新区“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瞿成怿老师执教的《绝句?迟日》荣获2022年浦东新区“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一等奖。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是浦东新区语委办组织的常规活动,我校在历次活动中都取得了好成绩。今年,张旭晖老师再次不负众望,为高小的经典诵读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 
泱泱中华,前有汉唐盛世别开生面的景象,现有砥砺奋进新时代的生活。张老师选用的《厉害了,我的国》这首诗歌,仅用579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飞速发展,令亿万中华儿女自信豪迈、激情澎湃的中国。
舞台下,参与朗诵的高小学子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字斟句酌地解读诗歌,日复一日地艰苦训练。舞台上,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激昂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把对伟大祖国的感情表现得淋淋尽致。那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深情诵读,配上张老师精心剪辑制作的契合度极高的配乐和大气磅礴的PPT背景,让每一位聆听者从内心喷薄而出阵阵呐喊:“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有一种安全叫中国,有一种自豪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 “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国” 相信在这一遍又一遍气势磅礴的诵读声中,孩子们既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魅力,更坚定了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富强的信念。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是浦东新区语委办近年来新推出的一项赛事。它要求参赛教师按照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古典诗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录制以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并且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解诗词,内容应为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作品。在历届比赛中,我校张慧、黄雨欣分别荣获过区级二等奖、市级三等奖的好成绩。在本届赛事中,执教第一年,还处于见习期的瞿成怿老师凭借扎实的普通话、板书、绘画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荣获了浦东新区一等奖的佳绩。 
瞿老师执教的《绝句?迟日》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首五言绝句生动地描绘了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杜甫借此美景将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淋漓尽致地浸透在20个文字之中。

在本课教学中,瞿老师根据诗歌的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激活思维、接受知识,在审美的体验中丰富感受、陶冶情操。比如第一板块“听师诵读,想象画面”环节,瞿老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让学生随着春风,听着燕鸣,闭上眼睛,乘着诗句飞入画中,一边听一边想象,感受画面的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看到了春天的五彩斑斓,感受到田野的勃勃生机,陶醉于美妙的景致。 瞿老师还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让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在情趣中悟理。在品味作者把春日称为“迟日”的原因时,他引入事先制作好的微课:“迟日”这个词出自《诗经 豳风 七月》中“春日迟迟”这句话。迟有晚的意思,日就是太阳。冬天时分,白天短,黑夜长。可是进入春天,太阳下山晚了,白天就一天天地变长了。所以,杜甫称春天迟迟不肯下山的太阳称为 “迟日”。机械呆板的讲解变身为动态可亲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小小的改变,使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情趣,帮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最让人叫绝的是,瞿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画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手进行板画。当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完整地呈现在黑板上时,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诗是可以诵、可以听,可以品,还是可以看到的。诗画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白诗歌意思的同时,还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到了诗的美。最后,瞿老师还一石三鸟,借助板画将背诵落到实处,可谓水到渠成。 

书香飘逸校园,经典浸润人生。中华振兴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畔回响;中华诗词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传承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我校将以本次荣获的成绩为契机,把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掀起诵读高潮。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永远芬芳,班班传诵;愿高小师生豪情满怀,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高桥镇小学 2023年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