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20日,我校项目化学习小组成员瞿贞娇老师开展了心理学科项目化课程,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项目化学习深度融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管理情绪的崭新窗户。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更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体验中成长,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情绪小管家"项目中,学生们先了解情绪的基本分类和表现方式,然后分组讨论设计情绪测量工具的方案,接着动手制作,最后还要进行成果展示和互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情绪管理的基本知识,更锻炼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兴奋地说:“以前我总不知道怎么表达生气或者难过,现在我知道了可以用颜色来表示,感觉情绪好像变’看得见’了!” 
心理学科项目化课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劳动教育、传统文化、科学实践等多个学科领域巧妙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育融心"教育模式。 
在心理学科项目化课程中,瞿老师创新性地采用了"体验·内化"教学模式,通过"情境体验—联系实际—反思感悟—收获内化—实践成长"五个环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在互动交流中领悟、在实践操作中成长。这种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心理课堂知识化、问题化、单一化的局限,用积极的途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实现了从消极被动、补救矫正向积极主动、预防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