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改为抓手,促进数学教研组整体发展
来源:徐伟群   发布日期:2009-11-03   浏览次数:3528

师徒结对,研助兼容,推进发展

——高桥镇小学数学教研组课堂改进计划实施情况

 

一、数学教研组现状情况分析:

我校数学教研组共有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8名,(其中一人是语文高级职称),一级职称的有2人,二级职称的有2人。年龄结构老、中、青,比较合理。都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但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鉴于数学教研组目前的师资现状,我们在教研组内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目的是尽快地提高部分师资的教学水平,

教研组是教师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培训的基地,教师们的日常教学规范都落实在各年级教研组中,他们常常不定时地互听随堂课,进行集体备课,交流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情况,畅谈课后反思和改进措施,教研氛围十分良好。

二、以课堂改进计划的实施为抓手,促进教研组发展。

自从浦东新区下发了《加强教育基础管理的若干意见》和《浦东新区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后,上学期,又在此基础上,要求各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活动,我们觉得:这是认真贯彻二个文件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因此,认真研究、贯彻落实,一定能彻底改变我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数学教研组就围绕两个文件和一个计划来进行活动。

(一)理论学习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加强理论学习,那么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根据学校计划安排,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为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好有效的教研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以备课组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走进新课程》等,通过学习,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实施策略和实施内容。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教研组这块阵地,由各数学备课组长负责,每两周安排一次有教研主题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在重点理解新理念的同时,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探索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将新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通过上研究课,对照教师的教学情况作评定,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和改进,努力做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和教学评价中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进一步明确教学中教师角色、学习方式变革、评价变革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和具体做法。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到:要上好数学课,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往的以教师的讲为主。

(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

以前的教研活动,尽局限于定点、定时、定内容等方面。更多的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内容比较枯燥,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新思想、新理念。

现在,教研活动不仅仅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我们的教研活动分大组和小组交叉进行,我们要求人人上研究课,互相学习提高,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在平时上完课后,教师不拘泥于某一时间、某种形式进行教研活动。我校数学教研组以“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为抓手,以学校“名师工程”为平台,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实、抓深、抓透,进行教研活动。

(一)以备课组为单位,分析课堂教学优势和不足以及改进的策略初步制定好课堂改进计划。

备课组是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落实的基本单位,为此,要求备课组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活动,这是进一步深入贯彻二个文件精神的有效切入点。通过组内分析和自我分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有了更客观的分析。

(二)由学校组织分管领导与专家顾问,再次对教师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教学策略提出参考意见,在此基础上再反馈给教师进行修改,最后成文。

(三)对照课改计划中的优势与不足,组内进行“地毯式”听课。

备课组是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落实的基本单位,要真正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一定要走进课堂,才能真正抓出实效,促进提高。因此,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学校组织的专家随堂听课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上课、听课,评课。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已经有了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课后组内老师再进行交流,小结出优缺点,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有针对性的指出改进措施。同时,由专家顾问对上课教师提出一对一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一活动已成为备课组的常规活动。

(四)结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活动。

在学校专家顾问听课的基础上,教研组每一位老师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向全校教师进行公开教学。从中要求体现三大方面:一是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改进”之处;二是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三是结合自己学科,体现学校的新区级课题“活动---体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这是每位教师有准备的课,课后的评课就落实到分管行政和学科组长。我们数学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坐下来畅所欲言,让大家对照要求、对照改进计划进行评议、讨论。集体参与的评析和讨论是对同伴的促进,也是对自己的提高。

(五)进行师徒结对活动,以点带面,发展数学特色。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教研组内的部分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我校数学教研组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我们数学组内进行了师徒结对活动,有三位师傅带三位徒弟。主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每星期上午师傅听徒弟两节课,徒弟听师傅两节课,下午进行交流反馈。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备课、评课的学习,磨练捶打,三位徒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进步。

(六)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地毯式”听课后,组内教师结合专家顾问提出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听课教师的评课意见写好第一次教学反思。学校组成评委对案例进行评选,选取优秀者进行大会交流。同时,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一次“案例写作讲座”,提高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