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避险能力”(花山路)
来源:姚洁   发布日期:2012-03-26   浏览次数:1017

第八周升旗仪式顺利举行

326,我们举行了第8周的主题升旗仪式。担任本周升旗手的队员是四(7)中队的宣奕骋和三(1)中队的钱霈文同学。

宣奕骋同学说,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 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就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惊叹,更多的则是无限的哀伤。我们一定要提高避险意识,从自己身边做起,让危害远离我们!

 

钱霈文同学说,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每年大约有16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庆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差。因此,他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倡议。

 

随后是学校的黄晓蓉老师讲话。她告诉同学们,今天是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之所以建立“安全教育日”制度,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日子能够唤醒同学们对安全的高度重视。

安全”,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少年儿童缺乏足够的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因此, 我们要时刻把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并通过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 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有专家指出,有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而避免的。在这里,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交通安全。

  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路要走人行道或靠右边走,穿马路要走横道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每天按时回家,不在校园内外逗留。12周岁以下的小学生,不能在公路上骑自行车。

2、要注意饮食安全。

   不买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食品,不买“三无”食品,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

3、要注意课间安全。

  课间,我们要做到文明休息,不玩危险的游戏,不在教室和走廊内奔跑,上下楼梯有秩序,以免碰撞或摔伤。也不要到小河边去玩耍。

4、要注意运动安全。

    运动时,我们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注意文明、守序、谦让,不要随意打闹,以免发生伤害事故。相关的体育运动器械,要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

5、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不玩火玩电,不要用手触摸电线、灯管和插座,发现电器损坏应请专人修理。严禁将打火机、火柴等火种带进教室,以免发生火灾。

6、要重视每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平时重演练,震时无伤亡。明天,学校将进行一次防震逃生演练,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进一步提高自己抗击突发灾害的应变能力。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安全。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