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我们举行了第19周的主题升旗仪式。担任本周升旗手的队员是四(1)中队的张紫琳和四(2)中队的徐欣怡同学。由于天气原因,仪式改在室内举行。
张紫琳同学说,在新加坡的普通指示牌上都是由当地语言来写的,但是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一个个人的行为,在他人眼里就是整个国家的行为。是啊,我国人口在2005年1月6日时已达到了13亿,在世界上占到了相当大得比重,因此,我们每个人更要与文明结伴。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和脚,共同营造美丽的家园,提高我们国人的素质。

徐欣怡同学说,每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的人口日。设立人口日的目的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成长在阳光下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从我做起,提高自身的素养,进而不断地影响身边的人,为提高全中国人民的文化素养、文明素养做一份贡献。

随后是学校的顾美娟老师讲话,她说6月11日为中国人口日。在中国,人口从建国初期的5亿增加到1964年的7亿,每增加1亿人平均用7年半时间;1964年到1974年,是中国人口高速增长阶段,由7亿增加到9亿,每增加1亿人仅用5年时间;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时间又延长到7年多。1981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1988年超过11亿,1995年突破12亿,1998年底为12.48亿,占世界人口的21%。2000年又突破了13亿。

尽管当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以下,达到了世界人口发展大会提出的目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仍须坚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这样,再有近40年时间,中国人口可望出现零增长,人口高峰值可望控制在15亿左右。 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别依然很大,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在以 1.7% 的年人口增长率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年人口增长率仅为 0.4%。全世界有 4/5 的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而全世界 94% 的人口增长也正在发生在那里。
控制人口增长,掌握计划生育的知识和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 7 月 11 日世界人口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是提醒世界。
从全球范围内来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目前世界人口为 58 亿,同时正在以 1.48% 的年增长率递增,即目前全球人口在以每 8000 万的速度增长。“世界人口日是一个反映地球居民、他们的生存条件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好机会。
人口问题绝不只是一个关于抽象的人口数字的简单话题,它关系到现在和将来地球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健康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宣称。 无论在世界各地,人口都是引起周围环境以及其自身生存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
维持人口的稳定增长在地区、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被看作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也被看作是取得社会人口与发展目标的主要因素。面鉴别国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信息等方式来帮助本国人民保护其生存环境,控制家庭人口规模。
目前在世界各地,人口、环境与发展之间能否普遍出现良性循环的格局的可能性还不明朗,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尚要取决于某一特定社区和国家的情况,及政策和政府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以及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社会和经济地位、普及对女童的教育、改善医疗和卫生条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改善生育医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