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礼貌 常礼让”(花山路)
来源:王怡婷   发布日期:2014-12-15   浏览次数:934

高桥镇小学第16周升旗仪式顺利举行

1215上午,我校在操场举行了第16周“讲礼貌常礼让”主题升旗仪式。

主持本周升旗仪式的是四(4)中队的许潇予同学。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三(1)中队的茆佑航同学和三(1)中队的陆志成同学。

茆佑航同学说,当代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好儿童、二十一世纪的好少年,我们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常礼让。因此,他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上下楼梯注意力要集中,一律靠楼梯的右边行走,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跑跳,不要追逐打闹;发现拥挤现象不要慌乱,要靠墙或扶楼梯扶手止步;不要将身体探过楼梯扶手,更不要从栏杆上下滑。在走廊上休息时,不要将上半身探出栏杆,更不要攀爬栏杆。在走廊上行走时,要轻声慢步,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跑。不要借助栏杆做健身动作,更不要用身体、四肢冲撞栏杆。不要从走廊向楼下扔任何东西。课间活动时不经老师允许不得出校门。在校园内活动时不得疾跑,不得追逐打闹,不做恶作剧。不要做有危险的活动和游戏。第一遍上课铃响后立即停止活动,以正常行走速度走进教室。课间活动时,与人发生冲突要谦让。

陆志成同学说:中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懂礼貌,常礼让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语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我们“礼”是立人之本。从孔融让梨到程门立雪,“礼”无处不在。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见到老师和同学主动热情打招呼,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搡,楼道变顺畅。碰到盛饭端汤的同学,我们放慢脚步让一让,给对方送去安心和方便。课间十分钟,走廊里拥挤时,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随后,陈云珍老师作为本周的教师代表进行了发言。

陈老师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一面照出人们心灵的镜子,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在我们的身边,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助人为乐的人;在我们的学校、在我们的班集体里,也有不少文明小标兵、小卫士。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时常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如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有的同学常会为了很小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因为奔跑,还很容易撞在开启的门上,墙转弯处、课桌的棱角上,消防设施的玻璃上等;这些行为与我们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多么的不和谐啊!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行动起来,少先队员们!做一个讲礼貌、常礼让的好学生。你可以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靠右行,注意礼让。禁止上下楼梯时跳跃台阶和在集体活动时间逆行,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其次,课间不要玩耍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课间活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不做相互碰撞的游戏;严禁攀爬教学走廊的护栏或倚在护栏上向下探望。第三,遵守学校运动设施使用规定。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在体育运动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第四,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第五,在班级内可以通过小品、比赛、编歌等鲜活形式来增强同学们校内活动安全意识。

今天,我们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举行了颁奖仪式。我校女子足球队在近期的比赛中获得多项殊荣。曹校长为获奖队员颁发了奖状。

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种品格;文明礼仪,于大,可立国,可安邦;于小,可修身,可治校。无礼无以成人,无礼无以立校!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

高桥镇小学大队部

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