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13周“尊重他人 彰显礼仪”升旗仪式(花山路)
来源:王怡婷   发布日期:2017-11-20   浏览次数:2015

 

尊重是一门学问,就是将自信、善良和宽厚播种在他人的心中。11月20日,我校举行了第13周“尊重他人 彰显礼仪”升旗仪式。主持本周升旗仪式的是四(1)中队的李彦希同学。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四(2)中队的刘思睿同学和四(2)中队的张嘉怡同学。

微信图片_20171120085918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71120085915_副本.jpg

刘思睿同学说:有句话说的好,“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人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所以,我们要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一种美德,被人尊重则是一种幸福。

在我们文明的校园中,也有一些不美的现象: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当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有的同学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听;在座位上和同学说话,那就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答错了有的同学在取笑,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有的同学常与别人打架,这更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他人呢?

1、学会倾听。当别人在发表他的见解时,我们不能随便打断他的话,即使和他的意见不一致,我们也要等他发表完后再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看法。

2、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不要一味地指责他的不足。

3、学会放下歧视。这个世上,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完完整整的,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失去了某种能力。我们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我们要去尊重他们,不歧视他们,更不能当众嘲笑他们。

微信图片_20171120085909_副本.jpg

张嘉怡同学说:尊重他人是做人的最基本美德。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人者恒敬之”“爱人者恒爱之”这些古训我们耳熟能详,将心比心,一个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善待他人的人,必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他人的善待。

她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散步时,遇到一个瘦弱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他缩着身子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馒头,富商十分同情他,就给了他8美元,头也不回地走了,没走多久,富商忽然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两年后富商被邀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一位年轻书商握紧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才使我树立了自信心,从而创造了今天的成绩。富商万万没想到,两年前一句普通的话竟能使一个自卑的人树立自信心,一个穷苦潦倒的人找回自信心,一个自以为一无是处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终于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成功,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171120085853_副本.jpg

徐佩丽老师作为本周的教师代表进行了国旗下讲话。徐老师说:自古以来,尊人者,人恒尊之;民谚有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生在礼仪之邦,成长于文明校园的我们,更应学会尊重别人,彰显美德。的确,尊重是一种美德,被人尊重则是一种幸福。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会发现,我们总被身边这样浓浓的美德浸润着,感染着: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朋友的安慰,家人的支持,老师的引导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力量;当我们做错事情时,被对方理解包容……这都同样是尊重!我们感到,我们被尊重时,也受到了美德的熏陶;同样,我们尊重别人,也就能彰显出我们的美德。同学间的以诚相待、文明言行、团结合作、慷慨互助、和谐竞争……无一不彰显着我们的美德。

可是,在我们文明的校园中,也有一些不美的现象:同学们辛辛苦苦将校园打扫干净,可有的同学却将饮料袋、包装盒、纸屑、果皮等到处丢掉;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动才得来的,可有的同学就餐时饭菜随便倒,任意浪费。这些同学全然不顾尊重别人的劳动。还有的同学出入校门也不与老师打招呼,这不仅是尊重师长的问题,也能衡量一个人教养,素质的高低。俗话说,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文明的起点就是尊重他人。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尊敬师长、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做起吧。你的一步文明汇成一园温馨,展现出的是和谐的前进!既然我们有缘同在高小学知,那就理应清除陋习,崇美德,尚尊重,争做温文尔雅、自豪的高小人!

 

 

高桥镇小学大队部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