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7周升旗仪式“学会问候”(花山)
来源:王怡婷   发布日期:2018-10-15   浏览次数:3164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传承至今。10月15日早晨,我校举行了第7周“学会问候”主题升旗仪式。主持本周升旗仪式的是三(1)中队的陈希贤同学。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四(1)中队的侯涵章同学和四(2)中队的方淇锋同学。

DSC05185_副本.JPG

DSC05191_副本.JPG

DSC05188_副本.JPG

侯涵章同学引用了三字经中的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他还向全体师生分享了一个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从一个狭窄的楼梯过道上往下走,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经走了半截,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先上楼了,他才下楼。这就是一种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注重礼貌用语。首先,学会尊师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在上周的升旗仪式中,同学们都知道了:每天早上我们在第一次踏入校门的时候,都应该面带微笑向等候在校园门口的师长们主动敬礼并问好。但是也有一些同学不懂或者不会问候礼仪,比如说:有些同学遇到老师视而不见;有些同学遇到老师害羞不敢问候;还有的同学敬礼动作不规范、不标准,整个动作只做了一半;也有的同学只向给自己上课的的老师敬礼、问好,而对于不认识的老师遇见后就无动于衷,更有的同学在问好的时候嘻嘻哈哈不严肃不认真。殊不知这些现象都是不尊重老师,没有学好礼貌问候的表现。经过了一周的改进,同学们已经有了进步。今天我再补充几点:

    一、遇见老师主动停下,敬礼要标准;

   二、问候语气要诚恳,态度谦逊有分寸;

   三、不得直呼老师的姓名,呼唤时候要用“请”和“您”;

   四、进办公室前先“报告”,听到“请进”方可入;

   五、请教他人要用“请”,收到回复要道谢,说完“再见”再离开; 

   六、 分别时候说“再见”、“老师慢走”要恭敬。

DSC05189_副本.JPG

方淇锋同学说,讲文明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这种美德的传承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他问同学们,距离上次的升旗仪式已经一周了,你们是否依然每天早晨步入校园时,急冲冲奔向教室没有主动向执勤老师问好?在课间遇到老师,你是否只还是顾着与同学玩耍,没有及时问好?你是否只向给自己上课,自己认识的老师问好,而对于不认识的老师就无动于衷呢?你是否在遇到老师时有点儿胆小,问好声音非常小,或是一边走一边说“老师好”?相信,大部分同学已经改善了很多。

其实,做到礼貌问好很容易——见到老师,只需要立正站好,声音洪亮问声老师好,如果遇到多位老师同行,就简洁的说一句老师们好。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就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一种文明。

我们高桥镇小学校训“勤朴敬爱”教导我们要知恩图报,友善感恩;“一声问好,一丝微笑就是我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礼仪。书声琅琅的校园中,问好是一种礼仪,问好更是一道温暖的风景。

DSC05193_副本.JPG

DSC05198_副本.JPG

 倪驰青老师作为本周教师代表进行了国旗下讲话。倪老师说;问候就是一项基本的文明礼仪,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顺口一句你好、早上好、最近还好吗?等等都是问候。它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好,也许只是一个善意的目光,却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和生活。

 经过了一周的改进,同学们在问候礼仪中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见人微笑、热情问候的现象随处可见:看到老师能主动敬礼问好;“请”、“谢谢”、“再见”等也更多地出现在同学们的交谈中。不仅在校园中,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把问候带回家,见到亲人、长辈也能主动问好。这一声声的问候是一种关心,是一种牵挂,也是一种祝福。问候似一汪清泉,能够滋润大家的心田。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问候开始做起,大胆、主动地向别人问候,彰显中华传统美德!

 

 

 

 

高桥镇小学大队部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