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参加青少年科学与技术动手实践活动安排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1. 时间:2011年12月28日周三(全天)
2. 三年级1—6班全年级,各班班主任及配班老师
地点:三(1)班 上海风电馆(上午)、航海博物馆(下午)
三(2)班——三(6)班到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金杨点(枣庄路998弄1号)参加科普快乐吧活动
3. 具体安排:每班由班主任将学生分为两队:一队、二队。分别由班主任与配班老师各带一队,到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金杨点进行科普快乐吧活动。三(1)班不用分队,集体参观上海风电馆与航海博物馆。出发时间上午8点半,回校时间下午3点.
安排如下:
编号 |
活动项目名称 |
活动地点 |
带队老师 |
01 |
太阳能与储能技术探索 |
104室 |
王晖(一队) |
02 |
新光源微型手提灯制作 |
106室 |
俞明华(二队) |
03 |
简易气压火箭制作—探索空气动力 |
108室 |
沈宇航(一队) |
04 |
小子发电机实验-探索发电机 |
204室 |
成芬(二队) |
05 |
越高越好 |
205室 |
骆海妹(一队) |
06 |
巧手十字绣 |
206室 |
沈洁(二队) |
07 |
动力小车 |
211室 |
季珏(一队) |
08 |
蝴蝶贴翅标本制作 |
303室 |
唐娟(二队) |
09 |
日晷的制作 |
304室 |
曹永健(一队) |
10 |
ACDSee电子相册制作 |
403室 |
施亚君(二队) |
三(1)班吴宏、赵钧老师带队参观上海风电馆与航海博物馆。
4. 备注:交通:学校包车,每班一车,具体车辆安排待定。
5. 午餐:学校食堂准备。
金杨科普快乐吧活动时间为:上午9:00-11:10,下午12:30—14:00,每个项目活动时间为60分钟。
基地活动的时间
上海风电馆:浦东南汇东大公路5366号
活动时间:上午9:00-11:00
航海博物馆:浦东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
活动时间:下午12:30-14:00
出发时间上午8点半,回校时间三点。
高桥镇小学科技节组委会
2011年11月2日
科学与技术动手实践活动—科普快乐吧活动内容简介
01、太阳能和储能技术探究(104活动室)
通过观看科普短片(《变阳光为电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学生了解太阳能和能量存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来自太阳的能量”探究活动,初步探究太阳能优缺点;通过分析“存储温暖阳光的神奇罐子”原理,学生完成“存储温暖阳光的神奇罐子”科技小制作,从而在体验中学习能量存储转换的原理;最后,观摩太阳能氢燃料电池教具,探究领会变储存太阳能为储氢原理,从而客观评价太阳能,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新能源知识。
02、新光源微型手提灯制作(106活动室)
本课程以学习、制作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四要素、知道二极管极性的辨别,会新光源微型手提灯的制作。明白微型手提灯的制作关键在于怎样将电路导通,知道铁可以导电,通过垫片和二极管的二个引脚的巧妙应用来点亮手提灯。在学习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
03、简易气压火箭制作—探索空气动力(108活动室)
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喷火的箭称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买到的是用炎药点火燃烧产生反冲的“火箭”,效果当然好,但每发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经费,这对于中学生来讲只能望而生畏。现在介绍一种并不喷火,而是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反冲飞行的火箭模型。通过一个有趣的小制作——气压火箭模型,掌握切割、裁剪、打孔等工艺技巧。让学生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取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知反冲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反思能力
04、探索小子发电机实验—探索发电机(204活动室)
本课程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发电机的历史及发展历程,并让学生组成小组来合作探究安装完成发电机的模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从而正确认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通过该课程活动,使学生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创新精神
05、越高越好(205活动室)
本课程以普及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为目的,通过学习初步制作一个纸制结构,在能够承受1枚或2枚一元硬币的情况下,越高越好。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自主合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06、巧手十字绣(206活动室)
《巧手十字绣》通过观看十字绣的简单制作视频,了解十字绣作品,激发兴趣。明确十字绣的基本步骤,掌握基本绣法及其要领,主要目的是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提升观察、模仿和创新能力。绣十字绣是一门乐事,绣出好的作品更能体验成就感和内心的喜悦。
07、动力小车(211活动室)
车辆行驶所用的动力有多样性,本课程使用的车辆模型采用风力作功,让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实施反作用力,使模型在平地上作功并向前行驶。学生根据模型的制作,能掌握按序拼装(图示要求)及工具的规范使用,让学生知道力的来源有多样性,并让他们为以后物理学科中知道“力”的知识打下基础。
08、蝴蝶贴翅标本的制作(303活动室)
自然界的蝴蝶,色彩斑斓,翩舞千姿,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将蝴蝶制成标本留住自然美成了人们的向往。但据了解,目前在中小学课程中很难找到与蝴蝶标本制作相关的内容或配套材料。也经常遇到学生采集到蝴蝶后不知如何制成标本,或将蝴蝶夹入书本内或装入塑料袋,不是蝴蝶鳞片遭磨损就是腐臭变坏。为便于研究和收藏,一般在昆虫博物馆中所陈列的蝴蝶应将其制成展翅标本,但展翅标本因制作流程复杂、成本较高,加上保存难度大,不易在中小学生中推广和普及,而采用透明胶膜将蝴蝶四翅、触角与假体拼接塑封而成的蝴蝶贴翅标本,因制作简便、成本低和易携带等优点而广受学生欢迎。
09、日晷制作(304活动室)
本课程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发日晷的历史及发展历程,和制作方法并让学生组成小组来合作探究安装完成日晷的模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从而正确认识时间与太阳影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该课程活动,使学生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创新精神。
10、ACDSEE制作电子相册(403活动室)
本课程以制作《成长中的我们》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ACDSee10》制作视频电子相册,掌握制作电子相册的各种的方法与技巧。 形成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搜集、处理信息的操作与方法;
11、上海风电科普馆半日游学(基地)
上海风电科普馆座落在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滨海森林公园外,于2006年3月落成开馆,是国内第一家风电科普教育基地,展厅面积达800多平方米。上海风电馆旨在普及风电科学知识,培养广大青少年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利用风车实景和场馆虚拟的互动设备相结合,开展对学生更深入的教育、宣传、科普知识。也可以在场馆内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开创科学,为祖国献智。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让每位学生走进第二课堂—风电科普教育基地。
12、中国航海博物馆半日游学(基地)
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构建国际航海平台,培养广大青少年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营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氛围。
利用实景和场馆虚拟的互动设备相结合,开展对学生更深入的教育、宣传、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