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学期工作总结
胡薇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却收获多多。全组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相结合,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大胆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以高度的责任心与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敬业爱岗,创建良好的教风和组风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全体教师敬业爱岗,以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素质,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观看、学习优秀课课堂实录,并开展了专题讨论。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等,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撰写心得体会,这样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数学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教育观念。
二、 创建教研组特色,推进教学改革
在我们数学教研组这个大家庭中,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凝聚了昂然的生命力,而将其深深释放的则是那一份团结与协作。这一份团结是基于理解、尊重;这一份协作是基于友爱、支持,它以锐不可挡之势将群体的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教研组每两周一次的活动,部署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形成了以教研组为核心,备课组为依托,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组合模式,充分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集体备课活动,群策群力,寻求最佳方案;教学难题,协商讨论,探究攻关对策;教学资料,资源共享,物尽其用;经验交流,开诚布公,实话实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撞击,迸射出智慧的教学火花,引领学生走向广袤无垠的数学天地。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其基本的方面就是要重视抓好常规工作。教研组要求同一备课组教学进度统一,内容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课后反思认真。特别是新教材的教学,更要求教师要处理好教材的局部与全局,新与旧,知识能力几个方面的关系,加强重点与难点的研究讨论。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实际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力倡导组内数学教师推行“朴实、扎实、平实”的数学课。
一直以来,教研组全体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在抓实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大数学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力度,各年级备课组根据年级特点安排了单项测试、计算小能手、数学学习习惯等调研活动。
四、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活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备课、观课、评课活动,实现了教师间的优势互补,真正促进了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组内青年教师杨佳俊和范文俊两位老师主动参与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磨课。通过“三磨”,不仅使执教老师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也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了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大家在交流讨论中弥补个人的不足;在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协作和分享;在互动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两位老师的三磨课还在我校第九届教学节中进行了展示,获得一致好评。3月29日,我校开展了区级课题“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践和探索”结题暨展示活动,胡薇老师进行公开教学,方靓老师对“反思”这一主题进行发言。5月25日,新区教研员来我校听了方靓、陈丽芳、杨佳俊、范文俊四位老师的课,受到好评。在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1年度信息技术应用比赛中,方靓老师的作品《两位数加整十数》、杨佳俊老师的作品《位置的表示方法》获得一等奖,陈丽芳老师的作品《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获得二等奖。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如既往,团结一致,求实创新,不断开拓,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