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小学第16周升旗仪式顺利举行
12月16日,我校举行了“不高声喧哗”的主题升旗仪式。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是三(8)班的马诗颖同学。
本周的升旗手是三(10)中队的瞿晨阳同学和三(10)中队的魏文昕同学。
瞿晨阳同学说之前两周老师和同学的讲话,让我们深思反省。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周来,有一部分同学从他们的演讲中得到了教育和启迪,经过楼梯、走道时轻手轻脚,不再吵吵闹闹,可见休息也是安静的看看书、做做游戏,不再像以往那样追来追去、争执吵闹,校园里真的安静多了。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时而还是会听到些许喧哗之声。请大家想一想,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的宁静。更加的和谐。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呢?从我做起,在公共场合小声交谈,看到别的同学高声喧哗时要加以劝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班里制作一些不高声喧哗的标语,配上一些讲文明的图片,图文并茂,可以时刻提醒着我们。同学们交流时尽量笑声议论,不要大声叫嚷。从走廊经过时要井然有序、漫步轻行。书包、课本、铅笔盒等等要轻拿轻放。
魏文昕同学像我们详细讲述了高声喧哗的弊端。以公共场所为例,高声喧哗会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吃饭和休息等,这样的人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以教室为例,高声喧哗会打破安静的学习环境,干扰他人的正常学习,使人烦躁,无法静心学习;以吃饭为例,高声喧哗容易让米粒等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同学们,不要高声喧哗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公德,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素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做到。
今天是杨春艳老师作国旗下讲话。她先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巴黎圣母院专门制作了一个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这个牌子无异于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请中国人保持安静”!这让许多中国人为之愤怒:为什么可以这样?简直是在欺负我们吗?细想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吗:两个人讲到兴奋之处,狂笑不已、手舞足蹈者有之;在大街上接打手机大声交流着有之;全然不顾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大声说话已经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尽管大声说话的人并没有特别的恶意,但在客观上却影响了别人。在我们的学校、医院等,只要是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静”等字眼或条幅几乎无处不在,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了呢?经过两周的努力,同学们的脚步声更轻了,课间也变得更有序了。以下几点仍需我们共同努力:1、集体排队回教室时,不能在队伍里打闹、嬉戏;2、午餐期间,餐盘要轻拿轻放;3、不在别人学习时大声说笑,分散他人注意力。
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在于细节。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无论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应该注意别人的感受,如果心里经常装着别人的一双眼睛,也许大声说话的习惯会慢慢改掉,个人素质也会在这小细节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