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
徐伟群  2014-12-08  422

2013学年度高桥镇小学学校课程计划

学校:浦东新区高桥镇小学

署别:第一教育署

学校网址:www.psgqzh.pudong-edu.sh.cn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校长:曹佩德  58618360

                副校长:马林妹  58618179

              教导主任:徐伟群  58618106

高桥镇小学创建于1906年,初名为宝界公立小学,设班级四个。上海解放后,学校改名为高桥区中心小学。1958年又改名为浦东县高桥镇中心小学。19609月,上海市政府撤销浦东县,高桥镇并入川沙县,1993年起校名改为现名。学校1962年秋被市、县定为重点小学,1991年跨入上海市名校的行列。

学校地处浦东新区高桥镇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东北部,属新区直管学校。学校于200212月开始重建,重建后的学校占地约15214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 8500 平方米。与高桥镇荷兰式小城镇建设相配套,学校建成了荷兰式风貌的现代化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配置了能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各类软硬件,包括280端子的校园网终端、中央信息控制室、大型合班视听室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等,还有风格各异的体育馆、形体房、健身房、塑胶操场、电梯等现代化设施。

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1752名学生,在编教职工98人,其中在编教师91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2.6%,男教师占15.4%,女教师占84.6%,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学历76人,专科学历10人,中师学历1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1人,初级职称40人,8人为新教师。现有上海市名师后备2人,新区学科带头人1人,新区骨干教师7人,署级骨干教师4人。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发展优势

综观学校百年的发展历史,面对近年来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分析学校发展的内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学校目前的办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学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勤业”的办学传统,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并逐步形成了趋向“勤业、创新、发展”的人文环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几十年来,始终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家长的赞誉。

第二、学校资源不断扩大,生源一直十分充足。2010年起,又接受了兰嵩路新校区,并正式开始运行,每年以4个班的规模不断递增班级数。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成为高桥地区一所著名的学校,在浦东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学校有一支团结协作的管理团队。他们勤奋刻苦、乐于 奉献,勇于接受新事物,年龄与学历搭配合理,专业分布均衡。前期进行的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如:部门负责制、年级主任负责制、项目推进制等举措较好地激发了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管理能力的提高。

第四、各类骨干教师比例已经达到全校教师的28%,中高级职称教师达到54.7%,他们在各个学科带领教师积极进行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新进人员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发挥引领和带教的作用,使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发展。

第五,近几年学校信息化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学校在“上海市400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工作会议”上代表浦东新区进行了经验交流,在上海市首届网络教研评比中荣获优秀集体一等奖,并多次在区级层面进行课题和项目的展示交流,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第一,新教育思想,新教育观念和终身教育及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成为老师、家长和社区的广泛共识。

第二,随着班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进人员的随之增多,如何有效地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提高业务素质,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适合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第三、学校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健身、信息等校本教材,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评价体系要更趋多元化。

第四,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区资源的增加,近年来,学校人员缺编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缺编,学校外聘人员占了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学校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1、国家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使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学习能力。

2、学校校本课程目标

1)通过对本土地方的特产与民居、历史与教育、保税区与港区等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2)通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通过健身文化、球类、操类及传统的弄堂游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健身知识、学会健身、喜欢健身,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地方课程目标

1)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守规矩、懂礼貌、尊敬师长、勤学习、诚实做人的良好品质。

2)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口语交际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能力。

4)通过环境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激活教师主动和谐发展的内驱力为主要策略,以深化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重要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努力建设一支学校发展需要的,业务精湛并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熟悉新课程理念,掌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教师会解读教材,能灵活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中能把握教学尺度和拓展度,充分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提升教师教学力和学生学习力。

(三)课程建设目标

认真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并通过网络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途径,不断提高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质量。继续推广、实施《情系高桥》、《学会健身、全面发展》等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完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校拓展课内涵。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文

9

9

6

6

6

1)一年级开学初进行2——4周的学习准备期。

2)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写字。

 

 

 

数学

3

4

4

5

5

外语

2

2

4

5

5

自然

2

2

2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3

3

3

3

3

信息技术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

25

26

27

28

28

 

 

兴趣活动(含体育活动)

 

5

 

4

 

4

 

4

 

4

每周五下午开设社团活动,开展“快乐活动日活动”

专题教育或班团队会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一至二周

每学年二周

结合学校校本课程《情系高桥》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探究型课程学习包、活动资料、校本课程等课程

 

  

 

每天15分钟

周一:队部红领巾广播

周二:班主任

周三:语言文字广播

周四:卫生广播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

32

32

33

34

34

35/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学校各年级

拓展课具体安排

5——6课时/周)

 

一年级拓展型课程安排

5课时/周)

①体活:2课时/周(实施完成健身校本课程)

②信息:1课时/周(实施完成信息校本课程)

③数学兴趣:1课时/周(数学知识的拓展)

④英语兴趣:1课时/周(英语知识的拓展)

 

二年级拓展型课程安排

4课时/周)

①体活:2课时/周(实施完成健身校本课程)

②信息:1课时/周(实施完成信息校本课程)

③数学兴趣:1课时/周(数学知识的拓展)

 

三年级拓展型课程安排

4课时/周)

①体活:2课时/周(实施完成健身校本课程)

②英语兴趣:1课时/周(英语知识的拓展)

③数学兴趣:1课时/周(数学知识的拓展)

 

四年级拓展型课程安排

4课时/周)

①体活:2课时/周(实施完成健身校本课程)

②英语兴趣:1课时/周(英语知识的拓展)

③数学兴趣:1课时/周(数学知识的拓展)

 

五年级拓展型课程安排

4课时/周)

①体活:2课时/周(实施完成健身校本课程)

②英语兴趣:1课时/周(英语知识的拓展)

③数学兴趣:1课时/周(数学知识的拓展)

 

 

 

 

 

 

 

 

 

 

学校专

题教育或班团队会

课程安排

1课时)

 

一年级

①行为规范、文明礼仪

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③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8课时/学期)

④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1课时/2周)

 

二年级

①行为规范、文明礼仪

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③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1课时/2周)

④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4课时/学期)

 

三年级

①行为规范、文明礼仪

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③生命探索

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

⑤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1课时/2周)

⑥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4课时/学期)

⑦情系高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课时)

 

四年级

    行为规范、文明礼仪

    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

③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1课时/2周)

④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8课时/学期)

⑤情系高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课时)

 

五年级

①行为规范、文明礼仪

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③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1课时/2周)

④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4课时/学期)

⑤情系高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课时)

四、课程实施

(一)国家课程

主要涉及语言文字学习领域(语文、外语课程),数学学习领域(数学课程),自然科学学习领域(自然课程),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品德与社会课程),技术学习领域(信息科技、劳动技术课程),艺术学习领域(音乐(唱游)、美术课程),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课程),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以上这些课程均在学校课时计划中体现。

(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情系高桥》涉及德育领域,主要在三至五年级的探究课中进行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内容涉及特产与民居、历史与教育、保税区与港区三大部分。《情系高桥》校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体会家乡的发展脚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长大后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此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此课程在拓展课中予以落实《学会健身、全面发展》校本课程涉及健身教育领域,主要是通过健身游戏活动的开展,使每位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了解健身文化,理解健身的意义、目的,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主要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了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健身文化、球类、操类及传统的弄堂游戏。此课程主要通过每周体育活动予以落实。

附:

高桥镇小学“学会健身 全面发展”健身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了以“学会健身,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验重点项目。在基础课程的落实下,自编校本教材,落实在三课、两操、体锻课上,结合阳光体锻一小时的活动方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兰嵩路校区及花山路校区同时开展健身活动,保证两边校区的平衡发展。

二、        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在认真完成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前提下,积极开发以“健身教育”为重点的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和完善“健身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会健身,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健身实践活动中,了解健身知识、学会健身、喜欢健身,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分目标:

1)通过健身校本教材的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健身的意识,提高健身的趣味性,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2)通过健身校本教材的具体实践,积累学校以往行之有效的“小学生健身教育”的经验,形成具有高桥镇小学特色的健身教育校本课程。

3)通过健身校本教材的具体实践,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会50个以上健身游戏,一套健身操、一套足球操,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4)通过健身校本教材的具体实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健身文化,理解健身的意义、目的,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内容结构: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了以“学会健身,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验项目,,自主编写了健身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了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健身文化、球操、武术操及传统的弄堂游戏等,并设计成系列性的绳类游戏、踢毽子游戏及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棋类游戏等。这些健身文化知识及各类游戏以课程的形式,通过每周的体锻课予以落实。

1)健身文化知识部分:

每份校本教材都有健身文化类的知识充实,根据不同的年级编写不同的内容,如:足球技术、战术分类、比赛场地的划分、标记、各类活动比赛规则、及足球游戏,便于学生接触足球文化,了解足球的起源等。

2)球操、武术操、广播操部分

在新生入学开始进行广播操训练,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掌握广播操,三、四年级学习武术操、五年级学习球操,每个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必须掌握球操、广播操、武术操这三套操。

3)分年级游戏项目部分:

各个年级有不同的游戏项目,相同的游戏按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在体锻课上按照活动周期进行安排,每周两节体锻课,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共同训练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

(二)课程实施计划:

分年级学习五册教材,一学年学习一册,落实在一周的两节体锻课,一节为游戏类活动时间,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共同完成;另一节为操类、文化类、足球游戏类活动,由班主任老师组织落实。

1、传统健身游戏类:

1)一年级游戏项目:保龄球、捕鱼、丢手帕、棋类、收割麦子、套圈圈、踢纽扣、挑板线、挑花棒、玩绳子、勇过独木桥。

2)二年级游戏项目:保龄球、“吃”麻子、丢沙包、老狼,老狼 几点了、棋类、套圈圈、踢纽扣、挑花棒、跳绳子、跳橡筋、小蚂蚁运粮食、摇船运瓜。

3)三年级游戏项目:“吃”麻子、打弹子、顶“核桃”、斗斗鸡、棋类、三足走、踢毽子、踢石块、跳绳子、跳橡筋、携“瓜”并进、造房子。

4)四年级游戏项目:踩高跷、吃麻子、打弹子、打龙尾、翻牌子、赶球接力、刮片子、滚铁环、棋类、踢毽子、跳绳子、跳橡筋。

5)五年级游戏项目:踩高跷、抽陀螺、打弹子、翻牌子、刮片子、滚铁环、棋类、赛龙舟、双足传球、踢毽子、跳绳子、跳橡筋。

2、足球游戏、文化类:射门、带球、传球等简单足球文化知识

3、球操、武术操、广播操部分

一年级的学生必须掌握广播操,二、三年级学习武术操、四、五年级学习足球操,每个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必须掌握球操、广播操、武术操这三套操。

(三)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表(一学年)

年级  总课时 (80 )课程

操类

足球游戏

10

10

10

10

10

广播操

10

 

 

 

 

武术操

 

10

10

 

 

球操

 

 

 

10

10

   球类

足球游戏类

20

20

20

20

20

健身游戏类

室内游戏

20

20

20

20

20

     室外游戏

20

20

20

20

20

四、课程评价:

1)在校园网建立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档案制度,把学生参与健身的过程作为学生体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以争章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

2)积极组织大中小型体育竞技活动,为提高学生健身水平的提高提供舞台,留下足迹,对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激励和肯定。

3)把学生参与健身活动情况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网设置争章网页,记录学生成长记录,在大队部的积极筹备下,学生健身的评价在争章中体现,争章活动中设置必修章、选修章,并根据年级要求进行考核,进入下一个章,一年级获启蒙章;二年级获扬帆章;三年级获健身铜章;四年级获健身银章;五年级获健身金章。

五、课程管理:

1、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实验校的重点项目的校本课程,以校本教材的实施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具体落实到每位教师。

2、开展健身文化节,组办年级组的展评,及时交流成果。

3、纳入学生评价,鼓动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健身活动”管理制度。

1)把学校《学会健身 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列入学校每学期各部门工作计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明确学校各部门在《学会健身 全面发展》中的职责,并有校长室制定相关考核条例。

3)把教师参与《学会健身 全面发展》情况列入“高桥镇小学教师师德师能考核”的内容之一。

4)建立家校合作监测制度,促进健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学校健身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学校大队部进行《健身章》的争章活动,要求家长参与争章的考核活动,促进学生校外健身活动的开展。

六、实施的保障:

1、成立学校《学会健身 全面发展》校本健身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体育组具体落实,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积极配合。

2、建立专家引领机制,定期向专家进行专业咨询。

3、学校将拨出专门经费,保障活动和课程开发中的财物支持。

4、建立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测机制,定期听取教师和专业人员的意见,不断对课程方案和实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5、充分利用社会、家长资源,听取他们的意见,争取他们的主动参与。

希望通过健身校本教材中各类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并且进一步了解健身文化,理解健身的意义、目的,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相信,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会丰富我们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

附:

“情系高桥”德育校本课程总目标

认知目标

(一)、高桥名点、古民宅

了解高桥名点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探寻高桥民居的演变和发展状况。

(二)、太平天国烈士墓、高桥烈士陵园

了解太平天国烈士墓,知道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了解高桥烈士陵园,知道烈士们为解放上海在高桥战役中献出热血和生命的事迹。

(三)、高桥镇小学、高桥中学

知道高桥镇小学的发展变化,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了解高桥中学的办学特色、发展史、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等。

(四)、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港区

知道外高桥保税区成立至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它为高桥的腾飞,乃至上海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了解外高桥港区的概况、未来发展远景,增强学生对家乡现代企业的了解。

能力目标

(一)、掌握“名点探访”的一般探究要点,探寻高桥民居的演变和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了解祭扫烈士墓和缅怀烈士的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同伴之间的合作,并共享资源与成果。

(三)、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探访、考察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家乡“高桥”的特产、建筑、学校、企业等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体会家乡的发展脚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长大后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评价目标:

(附:各年级活动评价表)

三年级:

调查问卷:

请在相应的括号内打“√”:

1、你知道高桥名点的特点和制作过程,以及民居的演变和发展状况吗?

A  知道(       B  不太清楚(       C  不知道(    

2、你觉得“高桥特产与民居”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你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吗?

A  很有帮助(     B  略有帮助(    C  没帮助(   

3、长大后,你希望能为高桥制作更多更好的名点,设计更美观更舒适的新型民居吗?

A  希望(       B  说不清楚(      C  不太愿意(    

学生活动的情况汇总表

  级:                                 数:

内容

A

 B

C

1题知识目标

%

%

%

2题能力目标

%

%

%

3题情感目标

%

%

%

四年级:

认知

1、了解太平天国英雄在高桥的作战历史

2、知道高桥镇的一方红色胜地——高桥烈士陵园

3、了解高桥镇小学的基本情况

4、了解高桥中学的基本情况

知识与技能

会对安眠于“长坟”中的太平军烈士们说说什么心里话

知道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知道高桥镇小学的发展史

会叙述高桥中学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过程与方法

拍摄照片,写一个你听到、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小故事。

会说一个烈士的故事

说一说高桥镇小学的简史

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介绍一下

五年级:

活动名称               报告人         

一、基本情况

地点

班级

被调研人数

学生活动情况调查

认知

1、你愿意在外高桥保税区安家吗?

2、你了解外高桥保税区吗?

3、你知道外高桥港区的公司名称吗?

4、你知道外高桥港区的地理位置吗?

知识与技能

1、你了解外高桥保税区的优势吗?

2、通过活动,你了解外高桥保税区的功能了吗?

3、你了解外高桥港区的年吞吐量情况吗?

4、你知道外高桥港区在上海港中的地位吗?

过程与方法

1、你能具体介绍一种外高桥保税区优势方面的内容吗?

2、你能介绍一家入驻外高桥保税区的企业吗?

3、你为家乡拥有外高桥港区这样的企业感到自豪吗?

4、你对外高桥港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吗?

二、简述调查情况:

三、典型实例与分析:

   四、思考与建议:

(三)地方课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在一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学习,主要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涉及安全等教育领域,其中一、四年级为必修课,每学期为8课时,二、三、五年级为选修课,每学期为4课时,《指南》的每一模块中均设计一定的场景,且分别含有治安、交通、消防、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通过班会课进行此方面的教育。

五、课程评价

(一)国家课程:

1、教师:通过学校师德师能考核条例进行考核。

高桥镇小学教师师德师能评价表

    

任教学科或岗位

任教年级

职称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自评分

评价分

20

廉洁自律

0.2分)

1、有没有暗示家长送礼或送有价证券的现象。

2、有没有未经校方同意,以学习为名,为学生统一订购课外学习资料和教学用具的现象。

(根据学生家长打分)

教育行为

0.6

1、有没有为班内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的现象。

2、有没有因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学生安全责任事故。

3、有没有训斥、指责、埋怨家长的现象。

4、有没有不让学生进教室,讽刺、挖苦、喝斥、罚站学生,抄试卷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

5、有没有上课无故迟到,无故离开教室,提早下课的现象。

6、有没有发生轻视困难生的现象。

教学常规0.2

1、有没有2分钟预备铃不进教室、下课铃响后任意拖堂的现象。

2、有没有上课时手机铃声响起,接听、拨打手机,在网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10分)

配合工作,认真护导

0.4

1、能积极配合学校各条线工作。有责任感,有服务意识。

2、按照护导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护导工作。

(因病、事假主动说明的不扣分,缺岗2次以上,事后不向总护导说明情况的不得分)

满工作量0.3

1、上完规定的课时课量,并参加其他的活动。(如带兴趣小组或担任社团工作等)

2、在满工作量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校需要而调整工作量。

3、利用课余时间,无偿为学生补缺补差或选优培优。

质量保证0.3

1、  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  在工作上保质保量,并能精益求精。

为适应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0分)

备课(0.2

1、做到每课时的修改(修改部分用红色表示或用编辑软件特别标注)

2、精修的课时,本学期为3课时。精修的课时要求有修改意图、教学反思、课件设计等内容。选1课时上传到精修课栏目进行评选。

上课(0.5

根据高桥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根据本学期的评课分数)

作业(0.1

根据高桥镇小学学生作业情况检查表 注:综合学科老师将这项检测并入上课栏目。总的系数为(0.6

听课、评课(0.2

1、观(听)课15课时,参与研修评课3节,上交精评的内容1份。

20分)

教学质量(班级学科成绩)

0.6

1、所教学科合格率。  

2所教学科A+B等情况。

3、所教学科A等、D等情况。(综合学科的老师以应知应会的指标考核,语、数、英老师以123的指标考核。)

教科研能力

0.2

1、积极参加学校以上各项课题的研究。

2、在学校以上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参与项目(参与取得成效)(0.2

1、积极参加学校项目活动。

2、完成项目组交给的各项任务。

附加分

5分)

其它实绩

1、教师获得各项荣誉,教师参加各项比赛获奖。

2、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中取得等第奖。

3、完成额外工作量或取得特别奖项的。

综合评价(10分)

 

 

优秀:90分以上        合格:89~60      不合格:60分以下

2、学生:注重学生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导向性,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严格按课程标准要求,适当兼顾学生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主要按照成长手册进行综合性的等第制与评语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二)校本课程:

通过调查问卷、学生的自评、互评、学生活动情况汇总表、设计系列性的健身教育争章活动(必修和选修)、完成一系列应知应会知识以及学生制作电脑小报作品的展示评比等形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三)地方课程:

通过德育、大队部条线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方面检查、记录、比赛、评比等形式进行考核。

六、课程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由校长等领导参与的校务会领导班子,定期地进行工作交流和研讨。

2)由学校质量监控组实施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2、机制保障

1)严格按课程计划安排课程。

2)课程资源的开发

开发学校、社区、家长等资源,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为学校课程的优质发展提供保障。

20139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