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素质优良化、教师发展专业化为目标,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快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建设和提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骨干队伍的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带教”形式,带动并加快我校见习教师基地学校和聘任学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3、继续加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开展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继续做好2013年“师德师能综合考核细则”的完善和实施,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
5、发挥我校各级骨干教师的作用,对发展中教师进行一对一带教,使各级教师呈阶梯状发展,促进我校师资队伍的壮大。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做好各项师训常规工作,另外,组织好本学期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落实安排好本学期的“十二五”2013年春季教师培训。
2、落实好教师参加市级平台的课程报名和培训。
3、安排好学校相关未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老师进行参训,并参加相关的考试。
(二)、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建设和提高。
1、自培:结合党支部对我校师德精神提炼出的“勤业求真修德炼能”这八字精神,我们将在本学期里紧紧围绕提炼出的八字精神,对每位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要求教师通过认真阅读各类教育教学书籍、上网浏览相关学习资料、撰写学习心得、读后感和教学案例,加强自身师德建设、提高教育理论水平,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完成校本研修教师手册。
2、集中培训: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区、校骨干教师的各类培训讲座;课程标准、校本研修必修课学习资料、各学科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骨干队伍的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带教”形式,带动并加快见习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1、继续完善和实施校级骨干评选项目方案。
2、做好骨干队伍的管理工作,制定并实施“高桥镇小学校级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自身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签订“师徒带教协议书”,带动并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后期的管理和监控,使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4、进行各级骨干教师与发展中教师的带教工作,促进各级教师的发展。本学期将陆续开展见习教师基本功等教育教学的比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
5、建立见习教师成长档案袋,一人一档,并结合档案袋开展本学期见习教师的各项基本功比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展示舞台。
(四)、继续加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开展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优化网络资源、提高备课效能。各教研组落实“集体研课备课、建立优质资源库、教师个人落实个性化教案”的备课方法。教师在合作、改进与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研课、备课的能力,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提高研修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本学期要求每位任课老师完成精修课3节,听课15节,评课3节。上传精修课和评课各一份进行评价。另外,教导处要落实对教师的电子备课、学校网络版的课堂改进实施计划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抽查,加强管理。
2、以教研组为单位,实施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磨课”研修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和常规的评价课活动。通过此项有意义的活动,真正达到此次研修的目的,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有发展。
(五)、继续做好 “师德师能综合考核细则”的完善和实施,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
1、学期初,向我校每个教师解读考核的细则和检测点,并根据制定的三级检测点,在本学期结束时严格按照“细则”落实部门分工、实施分层考核、完成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高桥镇小学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