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期初制定的计划,本学期教导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以学校校本研修网络平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为抓手,有效进行校本研修活动。
(1)备课:做到每课时进行修改。每学期精备三课时,其中一课时上传至“我的精修课时”中,学校评价组按精修课时要求进行网上评分。
(2)评课:每位教师在网上对教师的评价课等完成三次评课。其中一次评课内容作为学校评价的评课内容,学校评价组根据评课的评价要求对教师的评课内容进行描述性的评价。
(3)完成了学校师德师能评价体系的修改,结合校本研修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师能的学期综合评价。
(4)本学期进行了一课三磨、同课异构、各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评比等校本研修活动。活动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信息、体育等多个学科。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和课程部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实际制定好各组教研组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认真实施。教研组活动记录电子化,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到定时、定点、定主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常规教研与特色教研相结合。
3、抓好基础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流程管理,结合校本研修活动,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等进行检查与评定。
4、加强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完善学习困难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分析与辅导。重视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补差补缺工作,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本学期进行了一年级拼音验收工作、各年级各学科的比赛。
5、加强了五年级学生的写字训练,并参加新区的写字等级考试。
6、积极开展对外公开教学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共进行了40多人次的各级公开教学活动。
(二)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培养。通过磨课、“同课异构”、师徒结队、各级骨干教学展示、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教龄一年以上、35周岁以下)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以学校项目组为主要开展工作的载体,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四)信息科技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努力为教育教学服务。
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努力规范校园网络的管理。使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以项目组为载体开展工作)
(五)完成了学校的课程计划以及校本课程在教学中的推广。
(六)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有特色,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
高桥镇小学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