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教师:
在第三十届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向各位教师表示最由衷的祝贺 。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可能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
在辛勤而有意义的教育生涯里,可能更多的是汗水, 但也有欢乐。
在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我们可以回味的是我们的努力,可以琢磨的是我们的心路……
今天页面介绍的几位优秀园丁的点滴事迹,可能更多地会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
上海市优秀园丁获得者黄琼老师事迹介绍
黄琼,1991年走上讲台,成为高桥镇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浦东新区骨干教师。
她是一位从农村乡间走出来的老师,她热爱语文教学,将三尺讲台看作是体现一个教师生命价值的所在。于漪“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的心声,也是她一贯用实际行动恪守的格言。
她喜爱教师这份天天有欣喜,日日有收获的工作,梦想着成为一名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师。虽然,离目标还有距离,但她每天都在努力着,前进着。二十几年来,她已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把教学材料带回家,在安静的时候,再梳理教学思路,明确重点,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破重点、难点。她力求自己的每一堂课达到能力范围内的完美,走出课堂时,尽量少留遗憾,让自己和学生的内心都充满满足和快乐。“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刻苦钻研教材的同时,她也非常注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是他啊常年必定的刊物;上海书城的教育书籍专区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凡是有新的、适合小学教育、教学的书籍都会被她“请”回家,成为架上的“良师益友”。每年的寒暑假,更是她充电的大好时机,研读他人的教学理念,琢磨名师的教学实录,撰写自己的教学经验……二十多年来,黄老师刻苦自励,她的论文、课例每年都能多次在市、区获奖、展示。其中执教的《到太空去》曾获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三等奖,在浦东新区首届“育童杯”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在上海市小语会组办的论文评比中两次获一等奖,三次获三等奖,并多次面向全区公开教学。
二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使她越来越感觉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除了是师生,更应该是朋友、母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思想,有感情,你对他们的爱,他们都会用清澈的眼“摄”下来,用玲珑的心去感受,去珍藏,然后用许多感动来回报你。黄婷悦特别挑食,午饭除了炸鸡翅、火腿肠、虾,其它的东西一点都不碰,连汤也不沾一口。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吃饭:把自己的菜留给她,特地为她从食堂要来红烧肉汤、咖喱汤等调味,或者与她一起吃,进行比赛,甚至喂到口中……连哄带骗,可是结果令人气馁。偶尔发现,有同学送她一个鸡蛋,她竟然爱吃。于是,黄老师天天给她带一个蛋,白煮蛋、酱油蛋、茶叶蛋,换着样儿给她吃。看到她中午能吃上一点,心中也甚是安慰。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黄老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用真心、爱心浇灌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身为语文学科的教研组长,黄老师悉心组织协调,充分利用每一次教研活动,学习理论,交流心得,组织观摩,探讨教法,让每一个组内成员在与同伴的合作共处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由于学校四年前成立分部,引进了大量的新教师,加上学校申报成为新区的见习教师基地学校,黄老师不仅要带教实习生,还要承担带教基地学员的工作。再加上2013学年度执教了两个语文教学班,兼做班主任,工作量陡增。但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抓好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这几年来,黄老师对每一件事都没有懈怠,而且更加精益求精。在带教过程中,黄琼老师让实习生听自己的每一堂课,同时定期听实习生和基地学员的课。她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上好课、如何批阅试卷、如何评讲练习、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等等。黄老师还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为了帮助她们找到不足,黄老师听课时非常认真,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尽量为她们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时间评课,经常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放弃休息时间进行指导。对每学期重点指导的课例,逐字逐句进行斟酌、调整、修改,至少进行三次磨课,有的还进行了五磨、六磨。实习生和学员们聪明很好学,经过努力,掌握了各种类型课的一般模式并有自已的创新升华。实习老师能顺利地走上教学岗位,而且能秉承黄老师好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成长迅速。基地学员们在我校的校本研修——磨课、同课异构活动中,多位老师进行了署级展示,获得好评。在新区见习基地学员的各项比赛中,她们陆续斩获了教学设计一等奖、课堂教学一等奖设计二等奖现场教学等好成绩,自己也获得了优秀带教导师的称号。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是富有诗意而美好。黄老师庆幸选择了叶的事业,她庆幸来到了高小这个大家庭。她虽为笨鸟,却愿为高小的发展竭尽全力扑腾自己笨拙而稚气的翅膀——为伊使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浦东新区优秀园丁获得者张旭虹老师事迹介绍
张旭虹老师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在教育教学方面,张旭虹老师深深感到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课外需要花很多的功夫。因此张老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等。其次,她还备学生,预设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反应及其表达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
这学期,张老师执教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和教学上精益求精的机会。刚开始有些焦头烂额,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什么都要抓,什么都抓不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自己也多总结多反思,逐渐走上了轨道,一点一点顺起来,每次上完课,张老师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太繁琐。上学期,她执教的区级课《看月食》受到校内外老师的好评。
每逢暑假,张老师就翻阅一些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著作,她深深感受到,作为教师,只有多读书,不断地多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想法。这些老前辈,是她终身学习的榜样。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张老师颇有心得,她认为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要抓住两点,一个是行规方面的养成,另一个是良好班风的形成。于是,张老师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她相信教师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做出善意的举动,就是教导了大多数学生应该怎样做。其次,张老师建立班级管理机制。在班干部的一条线上,建立了值日班长,负责一天的行规检查,如遇个别事件,如打架、骂人事件,必须以书面形式澄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及最后的认识,双方进过交换,看情况是否属实,再进行相应的解决方法。再次,张老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工作中,主动与学生家庭沟通,并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学生家长对教师各种做法的理解和接受,“软”化学生家长心中的不满情绪,解开学生家长的心结,促使矛盾的化解,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第四,张老师还借助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如每一年的校健身节、艺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总是能抓住契机,让每个学生表现得有声有色。
最让张老师引以自豪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行为银行”了,近几年,张老师参与了浦东新区社会理财这一板块,在与其他老师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启发,结合学生的理财意识薄弱,在不断教授理财常识和开展各种活动中,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建立了这样的行为小银行,激发学生理财的意识,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引发赚钱的意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班集体逐渐形成良好班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这学期中,张老师分别开了署级班会课《谦虚之美》和区级理财课《思维导图的设计》,受到相关老师的好评。
总之,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张老师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她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她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浦东新区优秀园丁获得者姚洁老师事迹介绍
姚洁老师,现在学校里担任教师发展部主任。从教十多年来,她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工作,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我的工作更像是我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正是这份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使她再忙再累的时候,都是笑着面对的。
记得2008年8月刚转到高桥镇小学时,她就被任命做师训员,从未接触过这个工作的她,一接到任命,就马上开始去熟悉这个工作和业务了,她利用暑假将《“十一五”的教师继续教育文件汇编》认真地读过两遍,对上面的所有要求和政策都熟透于心。当开学后,不少同事向她咨询有关学分方面的问题时,她都能应对自如。
09年,高桥镇小学被评为了第二批校本研修学校,可以申报学校的研修分。但是不少老师都不会填写申报表,因此,姚老师就专门利用开会的时间教授老师们填写的方法,由于来回返工的缘故,离当时材料上交截止时间只剩最后一天了,迫于任务的紧急,姚老师还把干不完的活带回家继续干,这一干就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那时她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年幼的孩子,只顾忙着手头的工作而任由孩子在一旁哭闹,因此她也经常被家里人不理解,可她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正是这份坚持,她要上交给教发院的材料从未误交或晚交过。
2010年起,高桥镇小学又作为高桥片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上课点之后,她的工作量就更大了,每次都要安排好外校老师到专用教室做报告。首先要安排好指示牌,然后还要准备好教室、电脑等设备,最后还要进行检查和反馈。那时最忙的时候,是一个星期连着四天下午都有报告,而且还要开两个教室。那会她经常是忙得跑东跑西,为来上课的老师处理各类问题。
2012年的9月,学校申报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她又兼任了学校的人事工作,这两份新的工作对她而言真是隔行如隔山,因为人事工作涉及到每个教师的利益,又关系到学校的师资配备,而见习基地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以她边摸索边研究,通过一年的摸爬滚打,她逐渐掌握了人事工作的基本规律、政策和见习教师的培训原则。她及时做好每年的招聘工作和招录工作,并能及时调整每个老师的各类工资,做好职称评定,社保缴纳,退休养老,工资年报等等工作,同时,她将学校的见习基地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使见习教师得到了快速地成长,也得到了教育学会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特别是2014的2月,她不小心把腿给摔骨折了,但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基地检查和社会人员的入编考试,她就天天在家中捧着电脑办公,检查的前几天,她脚上还打着石膏就来做资了,检查当天,她也是坐着轮椅来待命的。由于一心牵挂着班级中的学生,她腿伤还没好,就提前拆了石膏上班去了,由于腿还肿着,只能每天一瘸一拐地走进班级,边忍受着疼痛,边把课一节节上下来。
正是姚老师的努力,也使她取得了许多的成绩。2009年,我校的校本研修年检成绩为优秀,并连续几年来免检;我校的“十一五”培训的结业情况为100%,并且是第一批拿到结业证书的学校之一;另外,我校已有30多位教师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考试,拿到了合格证书;几轮见习基地的检查都在她的充分准备下,顺利圆满地结束了;而她负责的人事工作也开展得井井有条,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中。
瞧!学校里到处能看到她在活跃的身影。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在教育这块园地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她自己的理想和追求。